第三輯 趁著活著,再活一次 趁著活著,再活一次(1 / 1)

第三輯 趁著活著,再活一次 趁著活著,再活一次

看了一部十年前的老片子:《一一》。台灣電影界的中流砥柱,已故導演楊德昌在2000年拍的一部力作。

在長達三個小時的,充斥著雞皮蒜皮的生活表象的下麵,是一個個人從起點開始,又回到起點的圓的曆程。這樣的認知一旦確立,格外讓人無力。

NJ是一個中年商人,書生氣質,帶著妻子和兩個孩子以及嶽母,住在台北一間普通公寓。嶽母在他的小舅子婚禮上中風不醒,此後每個人都輪流在婆婆的床前給她說話。

最先發現問題的是NJ的妻子。她幾分鍾就可以把自己一天所做的事情對母親彙報完畢:早上做什麼,下午做什麼,晚上做什麼,今天和昨天一樣,昨天和前天一樣,前天和去年一樣……她哭泣不止:“我怎麼隻有這麼少?怎麼這麼少??我覺得我好像白活了……”NJ靠門站著,靜靜聆聽,表情木然。生活如此疲憊,他沒有力量給她安慰。

妻子走了,去山上清修。在此期間,NJ去日本做生意,見到初戀情人,兩個人攜手而行,談笑風生,懷舊亦是如此溫馨,讓他重新變得年輕。然後,NJ的妻子回來了,因為她發現山上和山下也沒什麼不同。在家裏,她說,媽媽聽;在山上,別人說,她聽。一樣的了然無趣的人生。NJ也回來了。十年前,他因為不滿意初戀情人對他當年的前途的強硬安排而離開;十年後,二人之間雖然甜蜜和依戀仍在,可是,初戀情人仍舊想要對他現在的生活進行安排……

所以,每個人的生活都看似紛繁複雜,其實單調得可怕。所以NJ夫妻坐在床上,NJ才會講:“本來以為我再一次的話,也許會有什麼不同,結果……還是差不多,沒什麼不同,隻是突然覺得,再活一次的話,好傻……真的沒那個必要,真的沒那個必要。”他的話是一把鈍鈍的木刀,一點點削掉人們活下去的希望。

所以NJ的小兒子,才十歲的洋洋,會在婆婆的葬禮上,掏出一張紙來念:“婆婆……我好想你,尤其是我看到那個還沒有名字的小表弟,就會想起你常跟我說‘你老了’,我很想跟他說:我覺得,我也老了。”

在紛繁複雜的世界,老得最快的永遠是人心。

三個小時的電影,似乎隻提出一個疑問:“再活一次有沒有必要。”有沒有呢?假如導演隻為了借NJ之口,說一個“沒必要”,以打擊大家生活下去的積極性,那就辜負了他對這個世界的真情。

在灰暗的人生中,洋洋像一枚小小的亮片。他一直不停地拿著照相機拍啊拍,專拍別人看不到的東西,比如自己的後腦勺。這個小男孩在竭力告訴我們,生活像一個半麵的“一”,看似平凡、普通、平庸,可是,我們看不到的那個“一”的另半麵,是另外半個世界,說不定會美麗、漂亮、充滿激情。所以,一定要找,要追尋。

這讓人想起同樣是2000年的一部力作,美國導演門德斯執導的一部影片:《美國麗人》。同樣煩亂憂惱的日子,被不同的人過得同樣的索然無味。隻有一個青年瑞克,執著於用錄影機拍下自己挖掘到的一切美,甚至包括一隻白色的風中起舞的塑料袋:“那一天很奇妙,再過幾分鍾就要下雪,空氣中充滿力量,幾乎聽得到,對嗎?這個塑料袋,就跳起舞來。像一個小孩求我陪她玩,整整十五分鍾。那一天我突然發現,事物的背後都有一種生命,一股慈悲的力量,讓我知道其實我不必害怕,永遠不必。它讓我牢記,這個世界有時候,擁有太多美,我好像無法承受,我的心,差一點就要崩潰……”

兩部影片好比小男孩洋洋眼中的世界,《一一》是前額,《美國麗人》是後腦勺,二者相拚,給出一個真正完整的答案:人生雖然灰暗,美卻無處不在。隻不過需要仔細尋找,才能真正發現。而找到的人,會趁著活著,再活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