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白塔中學。
一個瘦高的人影輕輕將門關上。搖了搖頭,緩緩地靠在牆上輕輕的吐了口濁氣。“呼”似乎整個人都輕鬆了不少。好大一會兒,看了看貼有“班主任辦公室”的紅色木門,低頭苦笑的搖搖頭,轉過身,慢慢向校門走去。
莫非。白塔中學高二在讀生。由於成績不太理想,是辦公室“喝茶”的常客。其實對於這一點莫非也很是無奈。他不是不想好好學習。課前溫書認真,上課聽講專注,課後筆記仔細。可是麵對那些煩瑣的公式,總是有種腦袋有種要爆炸的感覺。
有些學生追溯成績差的原因總是會歸結於中國的應試教育實在是太過失敗。莫非也有這樣的感覺。應試教育的口號是德,智,體全麵發展,不過分數才是硬道理。在華夏,什麼都是虛的,隻有分數才是真實的。衡量一個學生出色與否的標準就是看他的分數高低。
雖然莫非覺得全麵發展才是衡量一個學生的綜合素質與否的標準,但是他更加明白分數對於華夏國學子的重要性。何況他也沒發現自己有什麼比較突出的特長。哦。除了踢球。
當然。踢球算特長的話。
“這孩子天賦不錯啊。”
“謝謝教練。勞煩教練您老以後多費心了,我家這小伢子就交給您了。”
“隻管放心。哈哈……”
“你根本不適合踢球!”
“隻有速度。速度能當飯吃嗎?身體太差。意識太差!不行!”
“傳球!傳球!你懂不懂什麼叫配合!什麼叫團隊精神!我是怎麼教你的!”
“你還是退學吧。這裏不適合你!”
莫非清楚地記得,在6歲的時候,父親將自己送進了南充當地一家足球訓練學校。剛進學校的時候自己是很開心的,能天天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自己最喜歡的黑白色玩具,是最大的快樂。有足球陪著,就是一種滿足。
可惜好景不長。在10歲的時候也就是接受足球訓練的第三年,教練無情地對他下達了驅逐令。認為他不適合踢足球,如果現在去努力讀書說不定還能有一番成就。
平心而論。10歲的莫非身體算不上強壯,可是也絕對算不上弱。和隊友們的配合默契也不至於差到離譜的境地。畢竟相處了幾年,一起訓練了幾年,再差能差到哪去。隻是隊友們給自己的傳球很少,小孩子的心性上來了,誰怕誰,你不給我傳,我也不給你!
不得不說的是莫非的球性非常好,足球總是很聽話,乖乖的粘在自己的腳上,加上他速度非常快,通常兩三個人都無法將他腳下的球斷下。不過足球畢竟是一項團隊運動,個人技術再好,也無法贏得勝利。這更加增添了教練對他斥責的理由:隻會猛衝直撞,沒有團隊意識。
年少地他當時還很單純地認為這可能是自己哪裏做得不好才惹惱了教練,才會招致教練的不滿。所以他更加刻苦地練。每天起得最早的是他,訓練結束後留下來加練到最晚的也是他。莫非固執的認為,就算是天賦不好,隻要努力,總會是有收獲的。何況教練曾經還誇過自己天賦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