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和我約會嗎?請補訂章節作為禮物送給我吧! “走得好,誰不走才奇怪。”
&P的員工扶著喻堂散步,這一段的時候,語氣簡直大快人心:“不是咱們外人有成見……那種地方,沒了喻先生,還待下去幹什麼?”
對工作室來,隋駟根本算不上是個好老板。
倒不是個人能力不夠,隋駟的業務水平當然沒問題,可人太傲,心氣又高,別在圈子裏交人脈,隻要能不跟人莫名其妙結梁子,一個工作室的人都要對著黃曆念阿彌陀佛。
喻堂在的時候,有了什麼衝突摩擦,都靠他出麵處理。人家願意賣喻特助的麵子,不多做計較,有時候喻堂還免不了把自己賣出去,替人家白打上幾工。
如果喻堂有時間安頓好方方麵麵,和平離職,工作室或許不會動蕩得這麼嚴重。偏偏現在喻堂因病離開工作室,居然還是被工作室主動辭退,隻拿了份冷冰冰的開除通知。
現在離職的人,有人是因為心寒,有人是因為原本就已經有了下家,隻看在喻堂的份上才留著沒走。更多的人嘴上不,心裏其實都不約而同地清楚一件事。
喻堂在的時候,各方周旋八麵補漏,實在掩蓋下了太多的問題。
大批核心員工離職,僅僅隻是這個工作室全麵崩盤的開始。
……
“不這個了,惹喻先生不高興。”
邊上的人:“反正喻先生現在自由了,趁這個機會,正好休息休息,好好調養一下身體。”
他看了看喻堂,笑著岔開話題:“這兩不少人來探望喻先生,還帶了好多禮物和賀電……都讓醫生扣下了,現在不準讓喻先生碰亂七八糟的東西。”
另一個員工也想起來,連忙點點頭:“對,不,叫他們自己去頭疼。”
他們對隋駟的工作室沒有好感,但多多少少知道喻堂花在上麵的心思,不想讓喻堂因為這個影響心情。
話的人扶著喻堂,停下腳步慢慢問:“喻先生,累不累?要不要歇一會兒?”
他一個字沒變地耐心重複了三遍,喻堂終於慢慢有了反應,目光動了動,循著聲音微微側過頭。
“那邊有長椅,喻先生。”
扶著他的人影很和氣,既沒因為他的遲鈍生氣,也沒有因為他病得做不了事,就大發雷霆訓斥催促他。
人影扶著喻堂的手臂,像是喻堂曾經夢見過很多次的、有正常交際和生活的人身邊的朋友那樣,搭上喻堂的肩膀,輕輕拍了兩下。
“今的氣很好,又沒有事做。”
人影語氣輕快,笑著跟他商量:“我們幫你打掩護,要晚點回去,多曬一會兒太陽嗎?”
……
“係統。”俞堂雙手平放在腿上,坐在長椅上,一動不動地曬了十分鍾太陽,“我什麼時候能換個姿勢?”
係統這兩惡補心理學知識,嘩啦啦翻書:“急性期緩解大概需要三到五,之後可以開始接受心理疏導,逐步恢複正常生活……”
“翻個麵也不行嗎?”俞堂犯愁,“我的左臉已經快比右臉黑了半個色號了。”
係統閃著紅燈,回去係統商城,拿十個泡泡糖給他換了一罐防曬噴霧。
人設的重新評估已經結束,他們的閾值直接被從10調到75,後麵還出現了一段未解鎖的灰色區域。
俞堂推測,這段區域或許是在邏輯推演下生成,碰對了劇情就能解鎖的最終部分。
不論怎麼,能拿到這麼多豁免權,已經是意外之喜。
之前柯銘過生日的那,隋駟硬要把那束花塞給他抱著。如果當時就有75的豁免權,他不僅能把花送給路邊素不相識的姑娘,還能打一份借酒消愁的報告,找家通宵營業的酒吧high一整宿。
“……宿主。”
係統時常對它的宿主有些超出劇情的擔憂:“喻堂的身體經不起的。”
“我知道。”俞堂有些惋惜,“就是想想。”
穿書局是專業的,監察部很負責,重新評估會詳細針對人設的各個方麵。
在俞堂交出身體控製權、完全任由邏輯運算支配的那二十四時裏,這具身體的健康狀況暴露出的整整三大頁問題,連係統都被嚇了一跳。
醫院恰好也在這個時候對喻堂進行了全麵體檢,出來的結果送到&P總部,Darren直接親自來了醫院一趟。
他帶來了財團下屬的室內裝修設計師,配合專業康複師,按照喻堂的身體狀況和心理狀態,反複修正,定製了一整套最適合居家辦公療養的內裝方案。
“宿主,&P為什麼會給你這麼好的待遇?”
係統其實一直想問:“他們大財團對員工都這麼貼心嗎?”
“不是。”俞堂想了想,“應該是因為我替他們解決了兩次嚴重公關危機。”
這段劇情其實是角色交給係統托管以後發生的。
被困在身體裏不能亂動的這段時間,俞堂閑著也是閑著,索性又把過去兩年的劇情錄像調出來,來回查篩了幾遍。
為了給隋駟拿到推廣合作,喻堂給&P打了多半年的白工。
按照傳統劇情,其實無非是喻堂常往&P的各個部門跑,幫忙跑跑腿、訂訂盒飯,不論怎麼受人家冷眼也笑著和和氣氣幫忙,終於靠誠懇打動了合作方,拿到了這份合作機會。
但當初臨走前,編寫托管運行基礎數據的時候,俞堂沒忍住,一時手癢,給人設裏加了點東西。
“……您加了能力卡牌?”係統懂了,“賦異稟?資絕倫?”
俞堂不太好意思:“啊這個人好牛掰。”
係統:“……”
“這張卡還沒上線。”俞堂,“他們名字聽起來不是一個係列的,讓我改。”
俞堂想不通:“不都是字頭的嗎?”
係統閃了閃紅燈,回打折商城,買回來了本《學生實用漢語成語詞典》。
俞堂看這個其實也犯困,他不太好意思辜負係統的心意,收下來,不動聲色塞進了庫存底下。
……當初實習的時候,俞堂畢竟年輕,還不太懂得收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