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小小的傳說,小得如同太湖裏一朵小小的浪花。卻在太湖三萬六千頃水域裏穿年越代,流了一年又一年,淌了一代又一代。
兒子迎娶、女兒出嫁,一個新家要誕生了。喜慶前夜,新郎雙親在將一個傾力打造的新巢,贈給兒子的時候,沒忘記再將這個小傳說一並相贈。而新娘家的嫁妝裏,在一大堆有豐有簡的鴛鴦衾、子孫桶裏,有一樣陪嫁是必有的:一個千叮嚀萬囑咐要女兒恭謹收起,珍藏於心的這個小傳說。小小傳說從她誕生的這一天起,就成了一根,太湖子民與曆史俱生俱長的精神神經。
小小傳說,簡述的是一個為人父為人母者,必懂的道理;告誡的是為人父為人母者,必盡的職責。
說是傳說,實事一樁真事。不僅傳說中的主人翁,在其家族的譜係中有他的一隅之地。而且,在二十一世紀,現代化建築森林的側畔,在一座不高的名山之下,自有一座悲愴的墳塚,一代代櫛風沐雨著曆史風雲。在墓穴十來步外的懸崖邊,聳立著一塊高十幾米的蛋形巨石,上鐫“洗恥石”三個遒勁大字。由此,小小傳說是真,沒有鐵證,也有此石證。
清乾隆丙辰年間(1736年)
江南名城蘇吳西北郊,有一座拔地而起,高百把米,長千把米,寬百把米的獅子山。凡觀此山者,無不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驚歎!無論獅頭看、獅尾瞧、兩側望,活脫脫形肖畢立一頭臥獅。這一日,獅子山前空場上,人頭攢動空氣蕭殺,知府衙門在這兒設下刑場,處決一名囚犯。
死囚姓展名國富,號盛世。獅山村人,富家子弟,落弟秀才。其母24歲才得此獨苗,寶貝得什麼也似,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竟爾自幼惡習染身,沾了個偷盜癖好。其母也佯嗔少怪。隻要兒子高興,使上月宮折桂殺兔——定然也是個佯嗔實慫的麵容。小時偷釘長大偷金。極至成年,展國富偷盜之好癮重癖深,不為養家,隻圖快活。終至24歲是年年關,他去城裏一家富戶行竊時,被門禁發見,脫身扭打時,失手殺了門禁,犯下十惡不赦。
開春巡斬,展國富頭插斬標,綁赴刑場。赴死在即,卻無懼色,隻連連仰天長歎。至臨刑,監斬官問:冤是不冤?尚有何話?其朗聲作答:罪該致此,不冤。但求於娘一見,以作訣別。監斬官見允,將其母喚至近前。陰陽界前,母子抱頭痛哭。良久,死囚提出一個怪誕請求:求賜一口母乳。愛子赴陰在即,但有所求,焉得不允?遂解衣寬懷,將乳塞於兒嘴。兒深吮一口,閉目品之,甘徹肺腑。卻驀地,其母一聲大叫,痛倒在地。死囚緩緩站起,不屑地將一口鮮血和著乳,向倒於地上的娘親噴去。冷冷將頭偏向一邊,跨過娘親身體,向監斬官走去。在監斬官耳邊嘀咕一句什麼後。便向人山人海的圍觀鄉親扯嗓喊道:
“列位父老鄉親:皆因吾自幼驕縱失教,不守儒道,終至今日得犯十惡不赦。悔之晚矣,晚矣!斬首正法,咎由自取耳!
“吾死不足惜,惟趁一息未斷之際,尚有一言忠告世人:但子孫晚輩,切以吾為戒,斷不可無視道德斯文,損人枉法。若此,無異自據墓穴自絕人世也;為人父母但作尊長者,切以吾母為戒!斷不可對子女幼輩過溺失教!若負管教天職,無異對受教者葬歲送死矣!
“蒼天在上,獅山為憑,盛世所言,句句肺腑,字字啼血,切記!切記!
一聲喊罷,便跪倒在地,引頸伸向劊子手.......
(_----,是藥之意。何曾想,朗朗乾坤,昭昭日月的今日,五百多年前的古幽靈,竟爾來到了故事主人翁身邊......閱完便知,此非虛構。且看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