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裏應外合(1 / 2)

第41章:裏應外合

第41章:裏應外合

“大將軍果然非凡人可比,在這種情況下居然還能氣定神閑地坐下來,李某佩服。”李元芳稱讚道。

“我看是被我們突然闖進來嚇的站不起來了吧。”齊靈芷挖苦道。

“哈哈哈哈哈,都說齊家三小姐武功智慧過人,沒想到這嘴上的功夫也是厲害得緊啊。”論弓仁沒有生氣反而張口大笑。

齊靈芷見論弓仁哈哈大笑心裏十分的生氣,立刻擺出架勢就要對論弓仁出手,李元芳卻伸手擋住了她。

“論弓仁大將軍,這次我們前來就是要告訴你,你的主子已經拋棄了你,要借我們的手殺了你。”李元芳一語驚人。

論弓仁和齊靈芷都“啊?”地一聲叫了出來,論弓仁也倒罷了,可是齊靈芷一直跟著李元芳,也不知道李元芳在哪裏得到的這個消息。

“是分析,根據這幾天的經曆和所見所聞進行的分析,大將軍可否願聽李某細說?”李元芳向論弓仁說道。

“你們漢人講究的是使用計策,我所猜不錯這就是所謂的‘離間計’吧,好,李將軍請講,我論弓仁倒要仔細地聽聽我的主子怎麼拋棄了我。”論弓仁仍然不相信李元芳的話。

原來昨夜李元芳接下刺客逃走時擲向他的飛鏢,而飛鏢上插著的紙條寫著“現銀,吐蕃軍營。平息戰火殺主戰貴族論弓仁。”對於現銀的事情李元芳已經從焦家四兄弟的口中知道了個大概,現銀已經被論弓仁招兵買軍備買糧草,同時又用作賄賂主和的貴族,所以這批銀兩是不可能拿得回來了。

而“平息戰火殺主戰貴族論弓仁”這句話使李元芳想到的是卻不是刺殺,而是針對吐蕃和大周之間的戰爭的陰謀。在戰爭的初期兩軍互相刺殺對方統帥的事情常有發生,借著殺掉對方的統帥來打擊敵軍的士氣。

李元芳從軍多年,知道吐蕃和大周連年開戰,兩國互有勝負,可是戰爭退下來的傷兵以及受到戰爭波及的邊塞百姓們卻在戰後過著悲慘的生活。這樣就使兩國參戰的士兵心理上受到了很大的衝擊,知道隻要參加戰爭的結果除了死亡還有傷殘在威脅著他們。尤其是吐蕃的士兵,傷殘後很難再回到處於高原的故鄉,隻得留在兩國的邊塞或是中間的緩衝地帶過著悲慘的非人生活。

吐蕃軍隊雖然在將令的強逼下開拔到了邊塞地區準備戰爭,但從內心裏這些背井離鄉的士兵是十分的不願意與大周軍隊作戰,厭戰的情緒十分濃厚。而論弓仁是吐蕃世襲的帶兵貴族,絕大部分的吐蕃士兵又都是忠心於論弓仁的,在他們的心中論弓仁即使統帥又是兄長又是父輩,所以隻要論弓仁遭到陣前來自於大周的刺殺,那麼吐蕃士兵就會對大周產生仇恨,自然吐蕃軍隊的戰力就會大漲。

李元芳同時又想到論弓仁在吐蕃軍中的威望,他的威望高的幾乎超過了讚普赤都鬆讚,這對讚普赤都鬆讚來說始終都是一個威脅,尤其赤都鬆讚還是一個生性多疑的人,對於一個在軍中威望超過自己隨時可能把自己取而代之的人,他一定會想辦法打擊論弓仁甚至剝奪他的軍權,最好的辦法莫過於殺了論弓仁。

而李元芳從昨夜的刺客身上也得到了線索,刺客行凶用的是中原的飛鏢,可是投擲飛鏢的手法以及那顆霹靂火彈都像極了扶桑武士的手法和物事,再結合之前有扶桑武士攜帶大量的銀兩來到甘州與吐蕃人會麵這件事情,李元芳分析出整件事一定又與扶桑人有關係。扶桑人巴不得吐蕃與大周開戰,怎麼會指點自己如何能避免戰爭的爆發,所以扶桑人給的紙條一定是針對挑起戰爭的一個陰謀,而這個陰謀指向了吐蕃大將軍論弓仁。

論弓仁聽了李元芳的分析後,低下頭默不作聲。不久後,論弓仁站起身說道:“李將軍,您說得很對,可是我現在應該怎麼辦才好?”

“大將軍莫急,我想赤都鬆讚和扶桑人一定不會隻安排我們這一路殺你的殺手,就算我們離去,很快也會有殺手來刺殺您。無論如何他們都不會讓您過得了今晚。”

李元芳的話音剛落,就聽見帳外有窸窸窣窣的腳步聲響起,聽起來都是能施展絕頂輕功的高手發出的聲音。

“來得好快,大將軍快做決定,否則我們將死無葬身之地。”李元芳焦急地說道。

論弓仁猛地拍了下帥案,迷茫的眼神逐漸地變得堅定起來。

論弓仁走向兵器架,從其中抽出一把九孔寬背大刀,隨手揮舞了幾下,隻聽得“呼呼”鋼刀破空的聲音。論弓仁雖是貴族可是從小便隨軍習武,雖然沒有名師指點,但是卻練就了一身的蠻力,馬上的功夫也是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