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把苦日子過甜,在失敗的河流中勇敢地泅渡 活著便值得慶幸
人的一切煩惱都比不上死而更叫人痛苦,所以,世上再沒有比活著更值得慶幸的事了。明白了這個道理,那麼你所謂的煩惱和擔憂便算不了什麼了!
有一位哲學家不小心掉進了水裏,被救上岸後,他說出的第一句話就是:“呼吸空氣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啊!”
空氣,我們看不到,也很少有人想看到。但如果失去了它,你才會發現,我們不能沒有它。後來,那位哲學家活了整整100歲。臨終的時候,他微笑著寧靜地重複那句話:“呼吸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換句話說,活著是一件幸福的事,活著便值得慶幸。
美國《時代》雜誌上曾刊登了一篇文章,它敘述了一個傷兵的故事。
一名受傷的士兵叫約翰·納斯堡,在戰爭中,他的喉頭被飛來的炮彈碎片擊中,在輸血七次之後,他從暈迷中醒來了。他寫了一張字條給醫治他的大夫,上麵寫道:“我會活下來嗎?”
“會的。”醫生回答說。
他接著又寫了一張紙條問:
“我以後還能夠說話嗎?”他得到的答案仍然相同。
於是,他再寫了一張紙條,上麵寫道:“那我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是的,想丟開憂慮獲得快樂就是這麼簡單。隻要我們還有能力完成最基本的生命過程,到底還有什麼是值得我們擔心的呢?
所以,麵對我們生活的每一天,活著便值得慶幸,千萬別跟自己過不去。
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我們無法預料的。我們不能控製際遇,卻可以掌握自己;我們無法預知未來,卻可以把握現在;我們不知道自己的生命有多長,但我們卻可以安排自己的生活。隻要活著,就有希望。因此,不要和自己過不去!
有一天,一位鄉下小夥子在過橋時不慎連人帶小四輪拖拉機一頭栽進一丈多深的河中。誰知,眨眼工夫,這個小夥子奇跡般從水中冒了出來,圍觀的人將他拉上來。上岸後小夥子沒有半絲悲哀,卻哈哈大笑起來。
人們驚奇,以為他嚇瘋了,有人非常好奇地問他:“笑啥?”
“笑啥?”小夥子停住笑反問,“我還活著——連皮毛都沒有傷著,不值得笑?”
活著便值得慶幸——這是在痛苦中發現的喜悅,更是一種樂觀的人生態度。實際上,最樂觀的人也都有他們的低潮,他們與悲觀的人之間的差別,並不在於他們多久才低潮一次,或是低潮的程度如何,而是他們對待情緒低潮的做法不同,他們看待不斷改變的感覺的方式不同。
你可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辛苦奔波,但付出卻與得到的大相徑庭;你或許會為此悶悶不樂,耿耿於懷。其實,仔細想一想,有多少人再也看不到新一天的陽光,有多少人再也不能在日落之時推開早起親手關閉的家門。想到這些,你會感到疲憊不堪也是一種幸福。你可能在寒風中或是烈日下,在你孩子所在的校門前徘徊了很久,可能為此耽誤了朋友的聚會抑或是一場精彩的足球比賽,你可能為此惱怒不已;想一想,俄羅斯那些被恐怖分子當做人質的學生再也不能回到親人的懷抱時,你會感到被老師留在學校改作業也是一種幸福。
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活著,就要說明自己的存在,表現得與死不同。你是否徹骨痛苦過?你是否開懷大笑過?一個短暫的回憶足夠讓人幸福一生。人生在苦與樂、得與失之間不斷輪回徘徊,“在一切失去時,希望依然存在”。
生活不是一種負擔,不管成功失敗、不管悲喜哀樂、不管精彩平淡、不管貧富驕奢,隻有摯愛才能享受其生活的樂趣,我們擁有的是過程的精彩而不是結果的短暫。青春不會永駐,金錢、官職、生命,總有一天會消逝,而愛是永恒的。熱愛生活,生活就會快快樂樂,不管人生道路怎樣,快快樂樂就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