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中國的曆史其實很簡單,說白了就是一個從陝西發出,然後送到北京的快遞包裹,有人收,那自然就有人送。
跟大家夥一樣,我是一個90後,雖然我喜歡看曆史,但是我卻不太喜歡諸如史記和資治通鑒這樣的曆史書籍,說這句話可能會得罪司馬遷和司馬光,真是抱歉,不過我對這二位古人以及他們的著作並無偏見,主要還是因為文言文看起來啊,實在太累,我相信在座的各位,一定有不少人和我有一樣的壞毛病。
我更想在輕鬆,愜意的氛圍中來閱讀和了解我們中國的曆史。
“漢”這個字,想必大家一定是非常熟悉的了,我們的民族叫做漢族,說的話叫漢語,寫的字叫漢字,穿的服裝叫漢服,所以,與其說漢是一個字,不如說漢是一種“文化”,而今天在座的所有人,其實也可以算是漢文化的一種延續。
那這種文化究竟從何而來呢?
追本溯源,想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必須得回到兩千兩百年前,去打開那一段塵封了許久的曆史,去了解那個不被外人所知卻又大氣磅礴的王朝,漢朝。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我將會用一種我比較可以接受,你們也比較輕鬆的方式,來講述這一段曆史,那大概的時間線呢,應該是從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駕崩開始算起,一直到公元後220年曹丕篡漢結束,總共四百多年。
當然了,除了講述漢王朝的興衰榮辱以外,我還會對漢王朝背後的一些製度和人事進行討論,以及對各個時期發生的重要事件,還有事件背後的重要人物加以點評,畢竟,我們的目的是要搞清楚兩件事,漢朝是怎麼來的,漢朝又是怎麼沒的。
有一點,需要請大家注意,漢朝的曆史是有它獨特的特殊性的,因為它和明史,清史不一樣,漢朝畢竟距離我們兩千多年了,這也就導致了不管是史記,漢書還是資治通鑒,對漢王朝這四百年的記載以及一些重要人物的生平都相當簡略。
比如史記的項羽本紀,全篇才一萬多字,對於這位力拔山河氣蓋世的西楚霸王來說,短短的一萬個字,顯然不能很好的描繪出項羽的一生。
所以在咱們日後的閱讀中,本人會適當使用一些搞笑,誇張甚至是抒情的筆法來進行講述,當然了,肯定是在不破壞正史嚴肅性的前提下。
本書的主要參考資料來源於史記和資治通鑒,在這裏,我還是要感謝下司馬遷和司馬光,感謝這二位司馬公為我們後人做出的貢獻。
高山仰止
當我第一次漫步在這兩千年的曆史歲月中時,我一眼就看見了那座名為皇帝的大山,同時,我也看到了山腳下那無數的枯塚荒墓,我知道,這些屍骨的主人都是那些慕皇帝之名而來的攀登者,隻是,他們沒能爬到最後的終點。
我小心翼翼的來到了山腳下,抬起頭,看了看那近在咫尺又遙不可及的山頂,心中著實激情澎湃,就當我想體會一下那高處不勝寒的風景時,突然,我聽到了雲端之上竟有人在高聲孤唱:大風起兮雲飛揚!
兩千多年過去了,當回首這一段曆史的波瀾壯闊以後,我們或許會被那個偉大的沛縣人,所深深震撼。
高祖定漢,一史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