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輯 鍥而不舍,持之以恒活用曆史之“專”智慧 持之以恒鑄輝煌 ——趙武靈王掃清障礙求變革(1 / 2)

第13輯 鍥而不舍,持之以恒活用曆史之“專”智慧 持之以恒鑄輝煌 ——趙武靈王掃清障礙求變革

荀子在《勸學》中說得好:“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即使底子再薄弱、力量再微小,隻要專一,最終也能達到目標。隻可惜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往往學得太雜,學得不專,做事情總是三心二意,以至於最後迷失了方向。

假如經過一番深思熟慮而慎重做出的決定,卻遭到身邊人的極力反對,這時,我們的心裏會產生多大程度的動搖?是否會懷疑自己這樣做的正確性?如果遭到質疑後連堅持下去的信心都沒了,那還會有堅定走下去的勇氣嗎?其實,漫漫人生路上,我們每一個人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阻力,這時最關鍵的就是能夠堅持自己的主見,相信自己經過反複考慮所做的決定,持之以恒。如此,才不會因為外界的因素而輕易改變自己的初衷。

公元前302年,趙國的趙武靈王經過一番考慮,打算進行軍事改革,學習西北遊牧和半遊牧民族的服飾,並要求手下兵士學習騎馬射箭,史稱“胡服騎射”。而趙武靈王也因此贏得了一代政治人傑的曆史美譽。但實際上我們應該可以想到,在幾千年前被封建傳統奴役的中國,這樣大膽的革新是會遭到怎樣的阻力!

趙武靈王一直想讓自己的國家變得強大,就對謀士樓緩說:“現在,我們趙國東麵有齊國、中山國,西邊有秦國、韓國和樓煩部族,北邊有燕國、林胡。如果我們不發奮圖強,不加強訓練軍隊,等到鄰國強大了,他們肯定會偷襲過來。如果想要國家強盛,就要從根本做起。我覺得咱們穿的服裝,長袍大褂寬袖口,幹活兒、打仗都非常不方便,不如胡人的短衣窄袖。如果我們把衣服改成胡人的樣式,就會方便很多,幹活兒打仗也就更加順手;如果腳上也穿皮靴子,行動起來就將更加方便靈活。你覺得怎麼樣呢?”

聽了趙武靈王的話謀士樓緩非常讚成,他說:“咱們換成胡人的服飾,不但有利於作戰,更能學習他們作戰的本領。”

趙武靈王說:“你說得很對。咱們打仗全靠步兵,非常單一,而且進攻速度緩慢,就算打敗了胡人,乘勝追擊的時候,也很難追上他們的騎兵,隻因為我們不會騎馬打仗。所以說,要想學習胡人的作戰本領,首先就要學習他們的騎馬射箭。”

趙武靈王的改革理論不脛而走,沒想到卻遭到了很多大臣的反對。他們認為服飾是祖先遺傳下來的,不能輕易廢止,堅決不同意趙武靈王的革新。但趙武靈王卻認為,服飾和裝備的改革關係到國家的安危,要辦大事就不能猶豫。既然知道自己做得對,就必須專一地貫徹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