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細微之處有乾坤——休閑生活篇 4.像鳥兒一樣生活——旅遊天地(1 / 3)

第八章 細微之處有乾坤——休閑生活篇 4.像鳥兒一樣生活——旅遊天地

怎樣製定合理的旅遊計劃

預先製定一個合理的旅遊計劃,是旅行順利的關鍵。製定旅遊計劃要有邏輯性、應量力而行。首先要確定旅遊的目的地,然後在起點與終點之間選擇一條交通便利、經濟和精力許可的路線,再對此線路上的城鎮、景點順道遊覽,這樣既不會浪費時間,又能節約旅費支出。如北京到上海,買一張火車通票,就可在車票有效期內遊覽京滬線沿途城市,一個城市瀏覽市容,有一天時間就可以了。城市之間距離遠的可在夜間上車、早晨抵達,白天遊覽;城市之間距離近的,可在淩晨上車,上午抵達,用大半天時間遊覽購物。若中途遊覽景點需要多用一些時間,則可分段買票。到達遊覽目的地後可輻射周圍距離近、交通方便的景點。如到上海後,可以順便去附近的杭州、寧波、紹興、普陀山等地。

怎樣選擇最佳旅遊時間

一般來說,春秋兩季無疑是旅遊的最佳季節。此時氣溫適宜,物產豐富,出行不用攜帶更多的衣物。最理想的旅遊時間是春末夏初,這時在我國的北方,春暖花開,萬物生長;南方更是到處鶯歌燕舞一片山青水秀。

對於學生和教師來說,暑假是旅遊的最佳時期。此時出行行裝簡單,生活方便;休假時間長,在緊張學習後可輕鬆一遊。

冬天旅遊也富有特色。北方人到南方旅遊,可以享受北方已見不到的青山綠水、濕潤空氣帶給人的愉悅;而南方人到北方旅遊則可以領略漫天的飛雪、晶瑩冰雕帶給人的獨特享受。

怎樣選擇旅遊景點

對一次成功的旅遊來說,第一步就是要科學地選擇旅遊點,合理地安排旅遊路線。

單位組織的集體旅遊,應該根據參加者的年齡、身體狀況、興趣愛好以及經濟情況、交通、食宿條件等各方麵情況全盤考慮後,選擇要去的旅遊地點,製定出切實可行的旅遊計劃,爭取做到參加者人人心滿意足。

如果是個人結伴或家庭旅遊,就比較靈活了。旅遊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經濟條件、假期時間長短來安排旅遊活動。如果參加者中有老人、兒童,可以考慮去海濱或交通便利的城市休假;如果參加者都是年輕力壯、活潑好動的年輕人,可考慮去遊名山大川,領略大自然的神奇;如果參加者中文人墨客居多,不妨考慮選擇名勝古跡一遊,以暢抒自己的胸臆。

怎樣選擇旅遊交通工具

選擇旅行交通工具應從時間、費用、便利等諸方麵來考慮。交通工具的花費是旅遊中一筆較大的經費開支,選乘時要全麵考慮,從自己家庭的實際出發,不能盲目決定。

飛機的最大特點是速度,但價錢較高,大多數旅遊者還負擔不起;輪船較省錢,而且安全、舒適,但時間較長,區域有限;火車迅速安全,換乘方便,受天氣影響也小,是旅遊者最經濟實用的交通工具;汽車車次靈活,線路較多,但容易誤點,費用也較高。應充分利用各種交通工具的特點,用其所長,避其所短。

需注意的具體事項是:

1.爭取1次到達目的地,盡量避免途中轉乘。有時雖然直達交通工具慢一點,但可以省去轉乘時的麻煩和等候時間。

2.應事先考慮到達目的地的時間,盡量避免夜間到達一個陌生的地方。在炎熱的夏季,如果是夜間乘車,可減輕高溫帶來的不適。

3.多比較各種交通工具,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加以選擇,時間不充裕時,選擇速度快的,經濟狀況允許時,寧可多花點錢,選擇較舒適的。

怎樣選擇旅遊路線

為了確定旅遊路線,出發前要仔細地研究旅遊交通圖,分析怎樣走才最經擠、迅速、方便。最好是選擇一條能把數個旅遊點串聯起來的最佳路線。以下幾點應是科學地確定旅遊路線的原則:

1.來回的路線不重複,要盡量多走幾個地方。

2.水路、旱路搭配走,能輪流乘坐火車、汽車、輪船以至飛機,這樣即可以減輕疲勞,又可以增加新鮮感。

3.選擇點、麵結合的路線,即直達某地區,再以此為中心去四周旅遊點遊覽。這樣可以放下過重的行李,簡裝出遊,又可以不斷回到中心地區補充營養。

4.年老體弱的旅遊者應選擇旅途近、遊程短、多坐船、少坐車的路線,不可憑一時興趣貿然成行,以免造成力不從心,進退兩難。

5.考慮親友的居住地點,在旅遊的同時又探訪了親友,可有更大的收獲。

6.如果時間緊張的話,要抓住重點,值得放棄無關緊要的旅遊點。

7.如果經濟較為窘迫,要量力而行,不要勉強從事。而如果經濟上較為寬裕,應盡量利用快捷的交通工具,以爭取更多的旅遊時間,並減少旅途勞累。

怎樣製定旅遊日程計劃

每到一個旅遊地,都應根據有關資料製定一個具體的遊覽計劃,確定在當地旅遊的日期和路線。

如需乘公共汽車和旅遊車,應弄清開車時間、地點、班次。較遠的地方可往後安排,以便把準備工作做得更加充分。假如立刻有車去,也不應坐失良機,早去早回,以免錯過了時機而拖延日程。

一地遊覽後如何離開,是計劃的重要內容。要以本地開出車輛的時間為準,來製定停留期間的計劃。比如準備乘船離開,應及早了解船的班次及售票情況。由於輪船的班次較少,船票難買,錯過一班船,就要耽誤時間。旅遊者最好帶一個小本,隨時把有關事項記錄下來,製定計劃後逐條施行,避免遺漏。對別人介紹的情況既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切忌一聽介紹就盲目樂觀或悲觀,改變自己的既定的旅遊計劃,結果隻能帶來後悔和遺撼。

怎樣利用旅遊資料

出遊之前,應查閱一下自己準備前往的地區有關資料文獻,以了解當地曆史文化、風景文物、經濟物產、奇聞軼事、典故傳說等,使自己對旅遊地區事先就已心中有數,以免雖身臨其境卻收獲不多。出行時,最好帶上旅遊點的交通圖、導遊圖,到目的地後可按圖尋路。

另外,還應對所去地區的地理氣候、交通情況、食宿條件,以及當地少數民族情況等諸方麵的情況有所了解,以免碰到意外情況時毫無準備,措手不及。

騎自行車旅遊的要領

行前要作好必要的物質準備,要攜帶寬鬆的夾克衫,半袖背心、短褲、旅遊鞋、太陽帽、太陽鏡、手提肩背兩用背包,自行車後架上可拴係帆布袋,車把前安裝小鐵筐,帶上食品、水果、飲料、常用藥品等,還要帶上自行車零件及修車工具、地圖、指北針、望遠鏡、雨具、手套、手電筒、火柴、蠟燭、酒精爐、固體燃料、飯盒、水杯、水果刀、勺、水壺、洗漱用具、繩索、網袋、包裝紙、攝影繪圖用品等。

騎自行車長途旅行,最好選用28英寸加重車,因旅遊地段可能是山路、土路、河灘地、碎石地,自行車必須堅固穩定,以確保行車安全。如旅遊地段大部分是柏油路麵也可選用26英寸輕便車。車座的高低要以騎行者坐在車座上腿自然下垂,腳尖能著地為準,並有5度左右的後傾角,車把以略高於車座為宜。蹬車時,可用腳前部、腳後部輪流用力,使腿的各部肌肉輪流休息,延長耐久力。

行進中要注意勞逸結合,喝水要得法,一次飲用量不宜超過300毫升。汗流浹背時切不可大量吃冷飲,以免引起腸胃功能紊亂或咽候發炎。宿營後,要保證飲食質量,不要吃得過飽。

登山旅遊的準備措施

1.啟程前應進行必要的健康檢查,並認真聽取醫生的意見。在配帶藥物時,要充分估計到內、外科急診發病的可能性,如腹痛、腹瀉、心律失常、中暑、休克以及外傷、出血和骨折等情況。

2.旅遊食品與用品的準備,一要適當,二要衛生。天氣炎熱時旅遊,食物不宜帶得過多,以免餿壞;衣物不要帶得太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負擔。例如:夏天到黃山旅遊,山上氣溫在19℃左右(晚上還要低些),帶一件棉毛衫或毛背心即可。鞋子宜穿寬大鬆軟和不易滑坡的為宜。上山下山最好再備一根簡易拐杖。旅遊中不要亂吃亂喝。每人在上山前,可帶足鹽開水1壺(1公斤)、鹹蛋、鹹菜各2份,主食帶0.5公斤蛋糕或麵包或花卷饅頭即可。

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可帶些洗淨的香瓜或西瓜。為了預防腸道感染,每人帶些生大蒜頭、鮮生薑,不失為有效良藥。

3.旅遊出發前,要做些準備活動。重點活動踝關節、膝關節和髖關節,兩手推拿腓腸肌和大腿肌,使之靈活舒張,以防關節肌肉發生意外。精神輕鬆自如,使大腦皮層的興奮與抑製處於協調狀態。行進中開始速度以每小時1~1.5公裏為宜,約30~60分鍾後,逐漸增加至每小時1.5~2.5公裏。

上下山時,每走15~30分鍾,最好休息5分鍾,亦可躺臥,腳放高處,以利靜脈血液回流。到達目的地後,稍事休息,即要洗澡洗衣。進食後要散步,臥床後應推拿下肢肌肉,這有利於恢複疲勞。

怎樣選擇適合自己的療養環境

療養效果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療養地區的氣候環境。因此,應結合自己的身體狀況,慎重選擇好適宜的療養地。在正常氣壓下,氣溫18℃~22℃,空氣相對濕度在65%是“最佳環境”指標。在“最佳環境”中,人們身體舒適,精神充沛,心曠神怡。一般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上的山嶽地區和海濱、森林地區的氣溫、濕度都比較接近“最佳環境”指標,是較合適的療養勝地。山嶽地區太陽輻射強烈,紫外線含量多、遠離汙染源,氣流活躍、空氣清新,負離子含量大,適宜有貧血、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患者和肺結核、支氣管炎、哮喘等患者去療養,而不適宜患有甲狀腺功能症、潰瘍、晚期高血壓、心功能代償不全等疾病的人療養。海濱地區氣候溫和,陽光充足,海風吹拂、心胸開闊,尤適宜患有貧血、哮喘、喉鼻炎症、精神鬱悶的人療養。而森林地區氣溫適中,風力平緩,陽光柔和,對高血壓和肺部病症的人特別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