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突圍(2)(1 / 3)

李若冰驀然間心裏有些淒涼,她就不明白,難道權利之爭比國家統一大業還要重要,北齊占領慶國十三州之地,事至如今已有十年之久,倘若再不收複失地,等到北齊將這十三州的文化徹底吸收,沿用至各行各業,等待慶國的命運隻有滅亡。

如今,趁著北齊皇室與蕭家爭鬥,若不重整旗鼓,揮師北伐,等到北齊爭鬥結束,南慶境內將沒有任何力量,能夠獨自麵對吸收了華夏文化的名將輩出的北齊蕭家。這一點從蕭卓身上就可以看出,他們甚至已經從骨子裏,將自己視為華夏文明的正統,也開始祭拜炎帝和黃帝。

可他們的皇帝竟然對這種危機熟視無睹,反而為了穩固自己的權利,要將對抗北齊蕭家的主力軍護國宗全部消滅,而且皇帝明明知道趙千山並不會造反,卻非要將他一步步逼上絕路。

似乎是知道了李若冰心中的悲憤,李子楓輕輕歎了口氣,說道:“自古帝王皆是如此,對皇帝來說,他在乎的並不是將軍能否打仗,而是能否為自己掌控。但凡不能掌控,縱然強如白起孫武,也會被殺。國之擎天玉柱,也可以推倒,更不要說一個威脅皇權的護國宗了,對皇帝來說,也隻不過是死幾個人而已。”

“可整個護國宗十萬弟子,分散在各行各業,絕大多數都在軍隊中,守護著整個華夏大地。”李若冰有些激動的說道。

“是啊,你也說了,護國宗守護華夏大地。可華夏大地並不隻有南慶,還包括北齊。我們南慶隻是護國宗的冰山一角,當年周沐風為了抵擋突厥和吐蕃,在賀蘭山以及河州,安放了大半的護國宗弟子,而且都是選拔出來的精銳。”李子楓沉聲說道,“這也是為什麼當年高陽公主敢威脅皇帝,而皇帝隻是拆毀了古師廟,並不敢動他們墓的原因。”

李若冰聞言一臉呆滯地望著李子楓,半晌後一臉不信的說道:“你……怎麼知道的?”

李子楓搖了搖頭,伸手從懷裏取出那本從墓室中帶出來的羊皮冊,遞給了李若冰,說道:“當時我就奇怪,為什麼要多出十幾張空白。一直到我們從泥潭出來,不小心將冊子掉進水裏,我才發現這冊子是用兩種墨汁書寫的,而第二種是隻有在遇到水時,才能顯現出來。而這也是周沐風給予後代留下的最大的反擊力量,一股隻屬於周沐風的力量。”

李若冰心裏一陣吃驚,急忙打開羊皮冊翻動起來,借著搖曳的火光,她越看越心驚,最後猛地抬起頭,失聲道:“這怎麼可能,調動護國宗的信物,怎麼會在報本塔下!”

“嗬嗬,還記得那副畫吧,上麵有一句,藏於帝鄉,在帝心中央。我想當年周沐風曾去過報本寺,並將信物放在了塔中。而在後來,周家麵臨滅頂之災,佛門弟子突然出手保下了周家後人。由此可見,佛門欠了周沐風的人情!”李子楓一臉感歎的說道,“而且,你就不覺得奇怪,護國宗弟子使用的功夫,一招一式間都與佛門非常相近。雖然招式淩厲,但往往都留有餘手,最多隻是打成重傷,而不是直接將人殺死。”

聽李子楓這麼一說,李若冰也猛地驚醒,道:“難道護國宗弟子的出身,就是佛門弟子?”

“準確的來說,是佛門的俗家弟子,而這一點是有史書記載的。而佛門也因俗家弟子,在李唐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因此,我一直在想,佛門欠周沐風的人情,會不會就是這個!”

李若冰愣了愣,片刻後臉上浮現出一絲苦笑,說道:“應該是了。我曾執行任務時,曾有兩次陷入必死絕境,但每一次都有和尚正好路過,替我解圍。當時我以為是運氣好,現在看來好像並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