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失敗時保持笑容,擁有成功的希望 失敗並不是最終結局
在奮鬥的過程中,不要給自己任何停下來的借口,因為成功之門永遠會出現在你放棄前的最後一步。
德國心理學家奧肯在《人生的意義與價值》中提醒我們:“人生與其說是外在的克服,不如說是內在的前進;與其說是目的完全達成,倒不如說是奮戰到底的潛力的覺醒與持續。”
反省自己是否存在一遇到挫折就半途而廢,最後導致失敗的情況呢?
1905年,洛倫絲·查德威克成功地橫渡了英吉利海峽,因此而聞名於世。兩年後,她從卡德那島出發遊向加利福尼亞海灘,想再創一項前無古人的記錄。那天,海上濃霧彌漫,海水冰冷刺骨。在遊了漫長的16小時之後,她的嘴唇已凍得發紫,全身筋疲力盡,而且一陣陣戰栗。她抬頭眺望遠方,隻見眼前霧靄茫茫,仿佛陸地離她十分遙遠。現在還看不到海岸,看來這次無法遊完全程了。她這樣想著,身體立刻就癱軟下來,甚至連再劃一下水的力氣也沒有了。
“把我拖上去吧!”她對陪伴她的小艇上的人掙紮著說。
“咬咬牙,再堅持一下,隻剩下一英裏遠了。”艇上的人鼓勵她。
“你騙我。如果隻剩一英裏,我早就應該看到海岸了。把我拖上去,快,把我拖上去。”
於是,渾身瑟瑟發抖的查德威克被拖了上去。小艇開足馬力向前馳去,就在她裹緊毛毯喝一杯熱湯的工夫,褐色的海岸線就從濃霧中顯現出來,她甚至都能隱約看到海灘上歡呼等待她的人群。到此時她才知道,艇上的人並沒有騙她,她距成功確確實實隻有一英裏。
“行百步者半九十。”最後的那段路往往是一道最難跨越的門檻。其實每一個人的一生中,無論工作或生活,都會或多或少地出現這樣那樣的極限環境,或者說極限困境。有的時候就需要那麼一點點毅力,一點點努力的堅持,成功就能觸手可及,而不是充滿遺憾地擦肩而過。
有個拳擊手曾說:“當對手受到猛烈重擊並倒下時,對我而言是一種解脫,也是一種誘惑,因為每當這個時刻,我會在心裏呐喊我一定要挺住,絕不能倒下,隻要再堅持一下,我就成功了!”
成功是靠堅持而來的,投入並且堅持不懈地做下去,“成功”的目標自然會水到渠成。不能堅持的人,即使成功在即,最終也會斷送在自己手中。
當你“相信”自己一定能完成時,你會發現自己身上正有一股澎湃的力量全力衝出,讓你不顧一切地堅持到最後一秒,於是你的生命也更充滿了活力,而所有能量的啟動來自於你對自己的信心和耐力程度究竟有幾分。
世界上的事往往是“屋漏偏逢連夜雨,船破卻遇頂頭風。”當你遇到一個挫折之後,常常是一個又一個挫折接踵而來。這正是很多人從此頹廢不思進取的原因。要想做生活的強者,需要具備一項重要素質:勇於堅持自己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