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時刻具有創新意識 樹和鴿就很悠閑
【佛言今釋】
一顆悠閑的心,一件忙碌的事情,這才是真正的工作,才是快樂的工作。讓我們放鬆自己的精神去做事情,不僅事半功倍,甚至還會遠離工作壓力,不至於身心疲憊。
【品讀故事】
在一個夏日的午後,小和尚和師父正在寺院後麵的菜地裏仔細鋤著雜草,終於,經過兩個人辛勤的勞作,最後一棵雜草也被除幹淨了。此時一絲涼風從樹梢之間吹過,樹葉沙沙作響,陽光照射在師徒二人的身上。
隻見小和尚擦了擦自己額頭上的汗珠,又用手掌不斷扇著,臉上露出非常輕鬆的表情,說道:“師父,咱們忙碌半天,終於忙完了,現在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享受一下這涼爽的微風。”
師父打來一盆清水,一邊清洗著身上的熱汗,一邊回答說:“其實樹也是非常忙的。”
小和尚聽完之後非常不解,於是問道:“樹很忙碌,它們一天都做什麼呢?”
師父把小和尚帶到樹下,說道:“你看,它的根正在一點點地往地下深入,不斷吸收著水分。與此同時,整棵樹都在不斷地吸收著二氧化碳,它的葉子需要進行光合作用,吐出氧氣,而現在,它正在大自然的幫助之下給我們帶來絲絲的涼風。”
小和尚想了想說道:“您的意思是世間萬物都在忙碌。您看不遠處的鴿子,雖然它很悠閑地待在那裏,可是它也需要不斷地覓食,這麼來看,好像萬事萬物沒有什麼是真正悠閑的,那麼師父,到底什麼才算是真正悠閑的呢?”
師父聽完之後笑了笑,拿起鋤頭朝著工具室走去,一邊走一邊對小和尚說道:“樹和鴿子就很悠閑啊!”
小和尚剛才本來以為自己明白了,可是聽完了師父的這句話,自己又糊塗了。他再一次問道:“師父,您剛才不是還說它們都很忙嗎,這會兒怎麼又變得很閑了?”
師父哈哈笑著,說道:“徒兒,你剛才不是說它們也很悠閑嗎,其實它們至少還保存了一顆悠閑的心,它們是在用悠閑的心來麵對忙碌的事情啊!”
【滴水禪思】
很多時候,我們總認為做領導工作,必須要高度緊張,繃緊腦中的一根責任弦。其實,大可不必這樣,領導者需要有創新意識,要敢於嚐試新穎的領導方式,不妨用一顆悠閑的心去對待你的領導工作,也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此子粗俗不堪,隻怕難成大器
【佛言今釋】
窺基提出的這三個條件,可以說條條都觸犯了佛法的大忌,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也顯示出了窺基的個性。而玄奘在聽完了他的要求之後不動聲色,一口答應,這也更加表現了玄奘臨機應變,機智靈活的智慧。
【品讀故事】
窺基是唐代金吾衛將軍尉遲敬宗之子,他後來跟從玄奘出家了,成為了玄奘的得意門生。他一生寫了非常多的名著,主要宣揚玄奘傳入的法相唯識學,可以說是佛教曆史上非常著名的人物。但是,關於窺基的出家原因卻是非常奇特的,他是被父親一怒之下趕出來的。
在公元645年(貞觀十九年),玄奘剛從印度遊學回來,他在長安創辦了譯經道場,一邊翻譯佛教經典,一邊講經說法傳道。在從事翻譯傳道事業的同時,玄奘還非常注意物色和培養優秀的人才。
有一次,玄奘偶爾在街道上行走,結果遇到了眉清目秀、聰慧大方的窺基,於是就想要收他為弟子。可是玄奘一打聽才知道,窺基是尉遲將軍的寶貝兒子。而且窺基的名氣在當時的長安已經是人人皆知了。
窺基雖然是武將出身,但是他從小通學儒典,善於行文,而且他的文章得到了很多公卿大夫的賞識。玄奘心想,這樣一位寶貝兒子,尉遲將軍能夠忍痛舍棄嗎?但是不管怎樣,玄奘都打算先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