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事無完善,但能完成——樹立領導的責任意識 我寧願下地獄(1 / 1)

第七章 事無完善,但能完成——樹立領導的責任意識 我寧願下地獄

【佛言今釋】

每個人的一生當中,總是會遇到安逸的誘惑。而安逸是通往成功道路的最大障礙,隻有艱難困苦,才能夠玉汝於成。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向往安逸的生活,經過了長期的跋涉,進行短暫安逸的休息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如果長期被安逸束縛,那麼必然會摧毀你的鬥誌,最終毀掉你的一生。

【品讀故事】

無德禪師每次收徒弟之前,總是要叮囑他們把原來所有的一切都丟到山門之外。在禪堂當中,無德禪師要求弟子們“色身交予常住,性命付給龍天。”

但是,總有一些弟子好吃懶做,不願意幹活;還有一些弟子喜歡貪圖享樂,攀緣俗事。於是,無德禪師就給弟子們講了下麵的這個故事。

有一個人死後,他的靈魂來到了一個大門前。在進門的時候,司閽問他:“你喜歡吃嗎?這裏麵有非常美味的食物。你喜歡睡覺嗎?這裏有世界上最舒適的床,你想睡多久就能睡多久。你喜歡玩嗎?這裏麵所有的娛樂項目你可以隨意玩耍;你不是不喜歡工作嗎?我保證你無事可做,沒有人約束你。”

這個人聽完這些之後非常高興地留了下來,他每天吃完就睡,睡起就玩,整天都是邊吃邊玩。三個月的時間過去,這個人開始覺得沒有意思了。於是他找到司閽說:“這樣的日子實在是太沒有意思了,我現在已經沒有什麼興趣了,您能夠給我找一份工作嗎?”

司閽回答說:“對不起,這裏沒有工作。”

就這樣,這個人又忍受了三個月的時間,他實在無法忍受了,再一次找到司閽說道:“這樣的日子我實在無法忍受了,如果再沒有工作,我寧願下地獄去。”

司閽聽完這個人的話,哈哈地笑了起來,說道:“這裏本來就是地獄啊。你以為這裏是極樂世界嗎?在這裏,你失去了理想,更沒有了創造,你一事無成,這樣的心靈上的煎熬,相當於上刀山、下油鍋遭受的痛苦,你自然會受不了的。”

【滴水禪思】

領導者在領導崗位上不僅要有責任心,還要有強烈的使命感。很多領導者坐在領導崗位上,一天無所事事,不求上進,滿足於現狀,這樣的一種安逸狀態其實就是對領導者責任感的褻瀆,這也必將成為領導者獲得成功的最大障礙。

泥濘路上才能留下腳印

【佛言今釋】

很多時候,我們不要去羨慕鮮花的芬芳,如果失去了泥土的滋養,那麼它們是不可能有綻放的機會的,因此,在任何成功的背後必定會有辛勤的耕耘,正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品讀故事】

鑒真法師剛入空門的時候,住持讓他從最辛苦的行腳僧開始磨煉。

有一天,已經是日上三竿了,但是鑒真卻還沒有起來,住持覺得非常奇怪,就來到了鑒真的宿舍裏查看。

當住持推開宿舍門的時候,發現在床邊有一堆破破爛爛的草鞋,於是住持叫醒了鑒真。問道:“你今天怎麼不出去化緣呢?你床邊的這些破草鞋是用來做什麼的?”

鑒真聽到住持發問,於是打了一個哈欠,說道:“這些是別人一年都穿不破的草鞋,如今我剃度出家一年多了,但是卻穿破了這麼多的鞋,今天我想要為寺廟裏節省一些鞋。”

住持聽完了鑒真的話,終於明白了鑒真的心思,於是笑了笑對鑒真說道:“昨天夜裏下了一場雨,你趕緊起來跟我到寺廟中走走吧。”

由於昨晚的一場雨,寺廟裏麵的道路變得泥濘不堪。

走著走著,忽然,住持拍了拍鑒真的肩膀說道:“你以後是想當一個隻會撞鍾的和尚,還是打算成為一名發揚佛法,普渡眾生的名僧呢?”

鑒真說道:“我當然想當能夠普渡眾生的名僧了。”

於是住持手撚胡須笑著說:“你昨天有沒有走過這條路?”

鑒真說:“沒有。”

住持又問:“那麼你現在找到自己的腳印了嗎?”

鑒真聽完住持的問題,非常不解地說:“昨天在這裏是平坦、堅硬的道路,而今天這裏卻變得如此的泥濘不堪,我又怎麼去尋找自己的腳印呢?”

住持接著又笑了笑說道:“那麼我們今天就在這路上走一回,你看看能不能找到自己的腳印。”

鑒真非常自信地說道:“當然可以了。”

住持微笑著說道:“是的,隻有在泥濘的道路上才能夠留下足印。我們也隻有經過艱苦的跋涉,才終有一天會留下痕跡。就好像此刻,我們行走在這片泥土地上一樣,不管走得多遠,足跡終將印在泥土當中,印證著我們的存在。”

【滴水禪思】

領導者最害怕的就是倦怠,失去鬥誌。唯有勤奮、敢於擔當的人,才能夠在前進的道路上每一步都留下深深的印記,一步步地踏實向前,通向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