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拾卷運用謀略智取勝利 力量借妙計而倍增(1 / 1)

第拾卷運用謀略智取勝利 力量借妙計而倍增

人類的意誌力是非常驚人的。可以說,我們的成就都發自於這種決心和意誌。這種決心和意誌常能使人想出妙計,而力量借助妙計則能增強若幹倍。

春秋後期,吳國公子光謀奪王位,收買勇士專諸,利用獻魚之機刺殺了吳王僚,自襲了王位,是為吳王闔閭。吳王僚的兒子慶忌逃跑在外,結納死士,聯合鄰國,謀圖報仇複位。闔閭對此深以為憂,派了幾個武士前去行刺,但慶忌勇力過人,武藝高強,所以都沒能得手,反而打草驚蛇,使慶忌警惕起來。闔閭不甘心就此罷手,更廣泛地招納勇士,一心置慶忌於死地。

一天,大臣伍子胥薦來一位勇士叫要離。闔閭高興地出來接見,卻見那人身材短小,形貌猥瑣,心裏便有些瞧不起。要離猜中王意,說:“殺人在智不在力,隻要大王聽我安排,保準能刺殺成功。”於是如此這般述說一番,說出一條自請斷臂殺妻以接近慶忌的計謀。

第二天上朝,伍子胥保舉一人帶兵伐楚,於是領來要離。闔閭一見,佯作大怒:“大膽伍員,為報私仇,竟舉薦這麼一個形貌醜小的人做我大將軍,讓諸侯笑我吳國無人!”要離也裝作發怒:“真是狗眼看人低的小人!伍將軍逃離楚國投奔你,是為父兄報仇。你卻一意推諉,怎算得上明主!”闔閭拍案而起:“大膽狂夫,敢出口不遜,推出去砍掉!”伍子胥苦苦求情,最後才砍去要離左臂,將他囚在獄中。

過了一段日子,要離的傷養好了,伍子胥幫助要離越獄出逃了。一離開吳國,要離一邊打探慶忌住所,一邊訴說闔閭的殘暴罪行,不多久,闔閭無故枉刑要離的事就廣為傳開了。這時要離也在衛國找到了慶忌,表示願投靠以報仇。

慶忌正在招納與吳王闔閭有仇之人,想收納要離,但又接受前幾次教訓怕他有詐,正在猶豫,卻有奸細來報,說吳王闔閭因要離逃走,已抓住他妻子斬首了。要離聞聽,哭倒在地,咬牙切齒地痛罵闔閭,發誓報仇!慶忌這才深信不疑,把要離收在身邊,作為謀士。

過了一段日子,慶忌招納的人馬不少了,加之衛國也答應出兵幫助,就準備行動。但慶忌怕大將伍子胥,舉棋不定,猶豫不決。要離聞知,忙進言:“伍子胥已與闔閭離心離德。伍將軍投奔到吳,原是想借吳國力量報楚平王殺兄殺父之仇的,但吳王卻隻讓伍子胥出力,不提發兵攻楚之事,伍將軍早已心懷不滿了。不瞞公子說,我這次能越獄逃跑,都是伍子胥暗中幫助的。臨走前,伍將軍告訴我:‘見到公子問一下,若日後公子做了吳王,可發兵為我報父兄之仇,我情願做內應接納公子殺回來。’機不可失,現在不出兵,更待何時!”慶忌聞此,打消了顧慮,定下了出兵日期。

這天,慶忌帶兵乘船浩蕩東下,殺奔吳國。慶忌站在船頭上觀看敵情,要離持手戟在旁護衛。瞅準左右無人,要離從背後舉戟刺去,把慶忌穿了個透心涼。慶忌回頭見是要離,知道中計,把要離倒提起來,浸在江水中,而後提起來放在船上。眾衛士憤憤不已,舉劍要殺要離。慶忌製止說:“如此短小之人,竟敢來行刺我,可算英雄,放他走吧。”說完倒地而死。要離見任務完成,也拔劍自刎了。

中國曆史上行苦肉計者不乏其人,要離付出的代價可謂大矣。他能完成任務的原因就是他有一顆忠於自己君王的忠心和矢誌不渝的信念,這是值得學習的。而他以智設謀,使力量倍增,不能不使人受到更多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