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昭,鬆陽郡,十橋鎮,雲仙觀。
十橋鎮位於鬆陽郡西北側,與陸莊鎮,八裏坡,司嵐鎮交界。雲仙山位於十橋鎮北側,風景宜人,鳥語花香,植被茂密,蒼鬆翠柏,雲海奇石。
風景雖好,但山路甚是難行,因此人跡罕至,倒也使得雲仙觀眾人樂得清散。
雲仙觀位處於雲仙山頂,道觀不大,連山門都沒有,隻有前殿後院和東西廂房,也不知究竟建了多少年,但從斑駁的牆壁看來年頭應該不短。
道觀前殿正中央供奉三清道祖,左側玉皇大帝及雷部諸神,右側王母娘娘及送子娘娘等六合娘娘。
因道觀太小,供奉不了那麼多神位,隻得將諸神湊合湊合供一個殿裏作罷。
東廂房住的是師父及四位師兄,西廂房住的是道觀中唯一的女弟子。
四位師兄裏屬大師兄道凡悟性最高,雖然身無靈力,但在師父的教導下,不但學會了診症號脈,也習得一身硬家功夫。為人也頗為和善,在觀中為大家洗衣做飯。
道凡師兄約摸三十歲上下,一張消瘦的臉上棱角分明,目光異常明亮,他仍記得自己本命叫張彥居,十歲時因饑荒與一家人從時宜村一路向北逃至十橋鎮。
母親早已死在逃荒途中,父親因饑餓難耐偷了路邊的包子而被活活打死,隻留下道凡師兄與親妹二人相依為命。
父母的死在道凡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可惜那些年大昭饑民遍地,兩個孩童又如何能苟活於世。藏身於破廟之中的兄妹二人,最終也隻能落得生離的地步。
道凡外出覓食餓暈在雲仙山腳下被雲仙道人救回,而五歲的親妹卻不知所蹤。這二十年來道凡每逢下山采辦都會四處打聽親妹的下落,奈何人海茫茫,無可尋覓。
二師兄道然年紀最小,約摸十八上下年紀,是師父當年雲遊時撿回的棄嬰,從小在觀裏長大,對師父言聽計從,有些呆頭呆腦,在道觀負責灑掃。
三師兄道空二十五歲年紀,樣貌平平無奇,性格沉默寡言,隻因父母早亡入觀僅為有個安身立命之所。最喜擺弄花草,故此道觀四處都是鬱鬱蔥蔥,花團錦簇。
四師兄道之二十七歲上下,身若竹竿,性格活潑有趣,自小喜愛與小師妹一起玩鬧,與道空前後腳入觀,有一隻養了多年的鸚鵡小曲,親若兄弟,是當年入觀時一並帶來的。
一個約摸十七八歲大小,身穿一襲雪白落地長紗裙,容貌絕美的女子正在道觀後院練劍。這把寶劍身長三尺有餘寒光凜凜,湛藍色劍柄,鍛打精良,一看便知是不可多得的極品。
女子身形矯健,輕盈如燕,舞劍時劍氣四射,卷起地上桃花花瓣,紛如雨下。
三月的風吹在身上還是涼颼颼的,可是女子頭上卻沁出密密的汗珠,看樣子是已練習許久。
這便是觀裏唯一的女弟子,殷自瑤。
道名……
俗家弟子沒有道名。
已是桃花時節,後院裏道空栽種的幾株春桃早已盛開,盛世如霞,滿園生香。
此時,一個身穿灰青色道袍,梳著發髻頭戴星冠的白發老道正朝她走來,手中握著的卻不是尋常道士所用的拂塵,而是一把玲瓏剔透,玉質上乘的玉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