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辨體調理病理體質,疾病自除 三種兼並型病理體質的養生之道(1 / 1)

第三章 辨體調理病理體質,疾病自除 三種兼並型病理體質的養生之道

學會讀懂自己的身體,辨別自己的體質,能夠“有的放矢”地去防病養生。需要提醒的是,有些人可能既具有這種體質的特征,又具有那種體質的表現,我們稱其為“兼夾體質(兼並體質)”。如氣虛質與血虛質的兼夾,陽虛質陰虛質等等。這種情況下,可同時參考幾種體質綜合調養。

《黃帝內經?素問?刺法論》:“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不相染者,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避其毒氣。”

下麵,我就說一說氣虛俱虛型、陰陽俱虛型、氣滯血瘀型體質的一般症狀表現和日常養生方法。

氣血俱虛:氣血俱虛是指氣虛和血虛同時存在的病變。凡久病不愈、氣血兩傷;或先有失血,氣隨血耗;或先有氣虛,不能生血等,均可導致氣血俱虛的病變。氣血俱虛則髒腑形體失養,功能低下。多表現為麵色萎黃不華或蒼白,不耐動勞,經行頭暈、經行心悸、經行乏力、經行畏寒等,其表現每以經行中後期及經行過後為著。一般以青年女性居多。

調理氣虛雙虛,我推薦三款湯藥。

1.苦杏仁燉雪梨。取苦杏仁10克,雪梨1個,冰糖30克。將苦杏仁和雪梨一起放在燉盅內,盅內加水半碗,隔水燉1個小時。飲法是食梨、飲湯。

2.沙參養肺湯。取沙參15克,玉竹15克,豬心100克,豬肺100克。將沙參、玉竹用紗布包好,與洗淨的豬心、豬肺和蔥段同放入砂鍋內加水,用武火煮沸後改文化燉約2小時,等豬心、豬肺熟透後,稍調味即可。每周吃2~3次。

3.銀耳百合粥。取銀耳10克,百合10克,粳米25克。用水泡軟銀耳,百合、粳米洗淨後與銀耳一同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煮成粥,再加少許冰糖。每日1次,配餐溫服,連服1~2天。

陰陽俱虛:一般是指腎陽虛腎陰虛而言。由於“腎為先天之本”,一般症狀表現為畏寒肢冷,陽萎遺精,腰酸腿軟,小便頻數,精神不振,舌紅舌尖剝苔、舌前部有灼熱、麻的感覺、咽幹;脈細,半夜醒後很難入睡、且有盜汗、耳鳴明顯、小便清長頻尿、大便幹;性功能差等症。

對於陰陽俱虛的病症可服用參茸衛生丸和人參鹿茸丸等。參茸衛生丸為蜜丸,主要功用為補腎壯陽,益氣養血。適用於陰陽俱虛,氣血兩虧引起的身體衰弱,肌肉消瘦,精神萎糜,腰酸腿軟,四肢無力,畏寒肢冷,健忘失眠,陽萎遺精,以及婦女血虛崩漏等症。諸藥配伍,能起到補氣助陽,養血滋陰的作用,但是仍偏於補氣助陽。臨床應用,針對病情卓有成效。須注意的是此藥方組成多為辛燥之品,如陰虛火亢引起的煩燥失眠,夢遺滑精,口燥咽幹等症,不宜使用。用法為每次服用一丸,日服兩次,溫開水送下。

人參鹿茸丸為參茸衛生丸的附方,主要為原方中減去了黑附子、肉桂、煆龍骨、煆牡蠣等,並增加了黃柏,所以溫腎助陽,固腎澀精之力不如參茸衛生丸。人參鹿茸丸藥物雖少,但效用略同,劑型亦為蜜丸,服法為每次一丸,日服兩次。注意事項同人參鹿茸丸。

氣滯血瘀:氣滯血瘀是氣滯與血瘀並見的病變。氣滯可引起血瘀,血瘀也可導致氣滯。一般情況下,此類病變過程,先則“氣留而不暢”,繼則“血壅而不濡”。瘀血既成之後,反過來又影響氣的流行,兩者互為因果,形成惡性循環。在臨床上既有氣滯的表現,又有血瘀的症狀。多見於痛經、閉經、月經先後無定期、經行諸合並症等。一般情況下是久病者偏多。

氣滯血瘀體質宜選用有行氣、活血功能的飲食,白蘿卜、柑橘、大蒜、生薑、茴香、桂皮、丁香、山楂、桃仁、韭菜、黃酒、紅葡萄酒、洋蔥、銀杏、檸檬、柚子、金橘、玫瑰花茶、茉莉花茶等 桃仁、油菜、黑大豆具有活血祛瘀作用;黑木耳能清除血管壁上的淤積;適量的紅葡萄酒能擴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山楂或米醋,能降低血脂、血黏度。

氣滯血瘀體質宜少吃鹽和味精,避免血黏度增高,加重血瘀的程度。不宜吃甘薯、芋艿、蠶豆、栗子等容易脹氣的食物;不宜多吃肥肉、奶油、鰻魚、蟹黃、蛋黃、魚籽、巧克力、油炸食品、甜食,防止血脂增高,阻塞血管,影響氣血運行;不宜吃冷飲,避免影響氣血運行。

在生活上,應保持愉快的情緒,有助於改善氣血運行。避免大怒、驚恐、憂思等不良情緒對氣血運行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