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市場經濟下的 12?當錢不值錢了該怎麼辦(1 / 2)

第5章市場經濟下的 12當錢不值錢了該怎麼辦

新聞回顧 國家統計局西安調查隊昨日公布,2010年7月份,西安市場商品貨源充足、購銷兩旺,居民消費價格同比、環比雙雙上漲,漲幅分別為34%和05%。其中,環比價格由5月份、6月份的負增長轉為正增長,同比價格漲幅比上月擴大07個百分點。7月份CPI同比漲幅為今年最高水平。7月份,居民消費八大類商品及服務價格同比“六升二降”。食品、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居住、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煙酒及用品價格分別上漲62%、43%、43%、33%、15%、12%;衣著、交通和通信價格分別下降12%、05%。

話裏話外 CPI是一個滯後性的數據,但它往往是市場經濟活動與政府貨幣政策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CPI穩定、就業充分及GDP增長往往是最重要的社會經濟目標。不過,從中國的現實情況來看,CPI的穩定及其重要性並不像發達國家所認為的那樣“有一定的權威性,市場的經濟活動會根據CPI的變化來調整”。

近幾年來,歐美國家GDP增長一直在2%左右波動,CPI也同樣在0%~3%的範圍內變化,而中國的情況則完全不同。首先是國內經濟快速增長,近兩年來GDP增長都在9%以上,CPI卻沒有多少波動,表麵看來這可以說得上是“政府對經濟運行調控自如,市場行為反映十分理性”。二是一年之內CPI大起大落,前後相差幾個百分點;一般情況下,除非經濟生活中有重大的突發事件(如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CPI是不可能大起大落的,所以2004年中國的CPI大幅波動有些異常。三是隨著CPI大幅波動,國內經濟一時間通貨膨脹率過高,民眾儲蓄負利率嚴重,一時間居民儲蓄又告別負收益,通貨緊縮陰影重現。這樣一種經濟環境令人擔憂,因此,如何理解CPI指數便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大家都知道, 通貨膨脹直接關係到我們日常生活。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最重要指標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也稱CPI,它計算的是居民日常消費的生活用品和勞務的平均價格水平,是一個與基期100相比較的數值。計算期的價格指數超過100,表明該期價格水平與基期相比上升了,小於100則表明下降了。在2007年5月以前,我國的這一價格指數一直穩定在100-103之間,但是自從2007年5月以後,這一指數開始飆升,表明通貨膨脹壓力增大。在最新公布的今年第一季度經濟運行數據中,CPI的上漲達到8%,其中,3月份同比上漲83%。雖然比2月份有所回落,但是仍然處在高位。由此基本可以判斷,通貨膨脹是目前我國經濟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控製通貨膨脹也將是管理層未來一段時間的首要任務。它之所以重要還因為與就業形勢報告(非農)結合在一起,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成就了金融市場上被仔細研究的另一個熱門的經濟指標。

通貨膨脹影響著每一個人,它決定著消費者花費多少來購買商品和服務,左右著商業經營的成本,極大地破壞著個人或企業的投資,影響著退休人員的生活質量。而且,對通貨膨脹的展望有助於設立勞動合同和製定政府的財政政策。

通貨膨脹簡單地說就是錢不值錢了。錢怎麼會不值錢呢?這還要從貨幣開始說起。在中國的古代,我們用的是金、銀、銅錢,為什麼它們可以當錢呢?因為金、銀是有價值的。但隨著社會的發展,金、銀這些金屬的開采已經不能跟上人們生活進步的節奏了,而且金、銀攜帶起來很不方便,所以人們就想出了一個好方法,讓國家做擔保,發行一種代表錢的符號出來,就是現在的紙幣。舉個例子:我有50兩白銀,在以前可以換50頭豬。現在紙幣出來了,規定1單位的紙幣換1兩白銀,那麼我用50單位紙幣也可以換50頭豬了。本來按照規定,國家隻做50單位的紙幣,這樣紙幣與金、銀是對等的,但現在,發行紙幣的人對客觀情況認識錯誤,發行了 100單位的紙幣,但是市場還是那50頭豬,那麼現在100單位紙幣還是隻能買到50頭豬。50頭豬沒變,50兩白銀沒變,但是紙幣變成了100單位,是不是錢就不值錢了呢?如果從經濟學原理的角度講,就是貨幣供應量超過經濟運行客觀需要,政府多發紙幣致使貨幣貶值,這種現象就稱為通貨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