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輯 幸福時分 兒子是父親的棉手套(1 / 1)

第四輯 幸福時分 兒子是父親的棉手套

上周末回家,不知是著了涼還是怎地,先是胃從來沒出現過地痛,緊接著,又是發冷又是頭昏又是四肢無力。兩下夾擊,本準備帶妻子和兒子春遊的計劃也不得不泡湯了。

妻並沒怪責的意思,隻是一個勁地替我找病因,說:“一定是受了涼,這兩天氣溫不正常,這麼大的人,一點都不知道照顧自己。”本幹叫了兩句的兒子,也不吵吵了,還乘機添了一句:“肯定是吃辣椒吃的。”我和妻都笑了,笑兒的說法從某種程度上可能還真是正確的。

晚上,我一反常規地早早就上了床,不一會,兒子也上床了,一上床就要往我被窩裏鑽。我攔住了他,說:“爸爸是病毒性感冒,傳染,你跟媽媽去睡吧。”兒子一邊掀我的被子,一邊滿不在乎地說:“好哇,傳染給我了,你不就好了嗎?我就要這樣子。”再不容我阻擋,已哧溜滑進了我的被窩,還一把抱住了我。那一瞬間,身為大男人的我,一下子打心底裏漾開了一股溫暖的熱流,向因病而發冷的周身擴散。六歲的兒子就是這熱流的源泉。我望向妻子,妻子的表情比我更複雜,有感動,有不敢相信,也有嫉妒。她吃醋了。

俗話說:女兒是母親的貼心小棉襖。今生無緣擁有女兒,我更不可能是一個母親,但我仍然很榮幸。因為身為父親的我,擁有兒子這樣一雙棉手套。不是麼,我雖然給了他生命,但太多的時候,我們不在一起,為了生活,甚至無暇照顧於他。當我一旦感受到寒冷的襲擊時,他勇敢地站了出來,衛護了我,甚至情願代替我承受。對於才六歲的兒子來說,我這樣說是太誇張了一些,而古話說,從小看老。我相信,小小年紀就能說出這樣的話的他,長大了一定會是我所說的我的棉手套!

兒子給我做“臥底”

自從開始某省級早報的地方版采編工作後,深感新聞線索來源之難了。小地方比不得城市,沒幾個人有新聞報料的意識,單憑我一雙眼睛去發現,一雙腿去奔波,何其難哉。四處拜托求助、有獎征集新聞線索等什麼點子都想盡了,還是收效甚微。

正煩惱著,放學回來的兒子一把拽住我,非讓我幫幫他同學。哪有閑心,我自己的事都搞不定了,揮揮手,就要趕他走。兒子不依不饒,還紅潤著眼睛哀求上了,說:我同學得了八種疾病,都快要死了,我們學校全部都在開展捐款。你不是常講做人要善良要有愛心,要相互幫助嗎?我給兒子求得沒轍了,他說的事情本身也引起了我的興趣,我還了他一個笑臉,安心地聽他講述起來。

原來,他的一個同班同學得了八種疾病,跑遍了合肥、上海和北京等大城市,家裏連房子都賣了,還借了十幾萬塊錢的債,可離真正治好起碼還需要三四十萬,目前已經因沒錢而停治。學校在聽到這樣的消息後,立即在全校開展了愛心捐款活動,可也隻募捐到了一萬多塊錢,根本不頂事。兒子說,你去采訪一下,然後在報紙上報道,讓更多的有愛心的人都來幫幫他,不就行了?

兒子的話是有道理的,其實類似的事情我也做過一些,隻是反響不大,我不知道我的努力能不能幫到他,所以才猶豫不決。唉!豁出去了,就衝著兒子可貴的愛心,先做了再說。通過電話聯係上兒子同學的父親,到他家裏進行了采訪和拍照,一篇《花季少年身陷八種病痛折磨,貧困家庭渴望社會救助》的新聞稿在報紙上刊出了,為了擴大影響麵和效果,我把稿件投給了另外一家晚報也緊跟著發表。社會方方麵麵都關注上了,先是有零星的好心人上門捐款,接著,一家正欲占領本地市場的白酒製造企業願意就此機會開展義賣活動。在我的多方努力和推波助瀾下,一場轟轟烈烈的義賣活動在兒子學校的門口展開了,短短一天時間,竟賣出六萬多塊錢,並全部捐贈給了兒子的同學用來治病。

我成了兒子同學一家一再感激涕零的救命恩人,其實,他們更應該感謝的是我的兒子,要不是兒子頑固地提供線索和請求援助,這後來的一切還會出現嗎?兒子的勁頭來了,今天跟我說這個,明天跟我彙報那個,不論好的還是壞的,都要我去采訪和報道一下。兒子說,香港電影裏不是有警察當臥底嗎?我就是你的新聞臥底。

尤其是當兒子知道我還有拉廣告的煩惱時,隔三間四地,就會帶回一張甚至一疊廣告宣傳單回來,他的理論是:既然印廣告宣傳單,說明他們肯定需要宣傳,你跟他們聯係一下,讓他們在你報紙上做廣告不就行了?

謝謝你了,兒子。我可愛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