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末世不是一個人的事情,王小明自認為沒有責任去主動承擔延續人類火種的任務。
人類的延續是全體人類的責任,雖然末世降臨不可避免,但能夠讓更多的人生存下去對王小明卻是有好處的,所以他在倒計時重啟後給全世界的國家和幾大軍事集團都發去了警告和應對末世天災的一些建議。
他沒有去考慮人們會不會接受他的警告,他能做的隻有這麼多而已。
各國的反應不一,有的在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後就采取了果斷的措施,積極準備,有的則是把他的話當成了妄人的囈語,從而失去了末世前最寶貴的時間窗口,他們將為此付出慘重的代價。
遠古病毒幾乎是在一夜之間傳遍世界的,突然出現的大量死亡病例使得人們陷入恐慌,有人借助嚴重的疾病生亂,末日謠言煽動不少人心底的惡念。
惡念一旦爆發出來就難以遏製,尤其是在治安力量不足的時候,秩序不再具有束縛力與威懾力,燒殺搶掠也就自然而然的出現了。
人性有一道善惡的轉換開關叫做道德,道德底線遠高於法律底線,人在突破道德底線的同時律法就成了沒有約束力的廢紙,犯罪似乎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
人口越是聚集的地方秩序崩壞的越快,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京都那樣的控製力,大大小小的城市成了混亂之源,想要最後瘋狂一把或是趁機撿便宜的人比比皆是,善良的人們在承受親人逝去的痛苦時還要麵對惡意的覬覦,於是烽煙四起。
麵對混亂的局麵,當地的行政和執法部門在自身難保的情況下是有心無力,隻能盡可能的組織起一部分力量來保證一小部分地區的正常秩序。
病毒麵前人人平等,除此之外,決定一個人享受到什麼樣的資源的依然是財富和權力。
一些地方僅僅是隔著一條馬路,兩邊可能就是天堂與地獄的差別,這種差別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越來越大,那條馬路便成了混亂與秩序的分界線,無數線外的人想要跨過去,可秩序一方有限的資源決定了不可能接納所有人——直到更大的災難衝破藩籬為止,財富和權利失去原有的意義,幸存者或許真的人人平等。
與城市相比,人口稀疏的鄉村地區的秩序反倒是沒有受到太大的衝擊,農業民族傳承的智慧告訴樸實的農人,團結協作才是抵抗災難的最好辦法。
以村莊為單位的一個個孤立排外又依靠鄉情聯係起來的小據點出現,城市裏傳來的消息讓他們警覺起來,封閉村莊築起防禦的矮牆幾乎成了他們唯一可以尋求到安全感的舉動。
民間雖亂,但還沒有到達崩壞的程度。
軍方的反應就要迅速很多。
南極冰蓋大麵積消融的時候他們就啟動了部分的防禦機製來應對極有可能出現的變局,隻是他們低估了遠古病毒的傳播速度和威力,基於應對人類爭鬥的防禦機製對病毒無效,過高的病死率將啟動的防禦機製摧毀的很徹底,作用盡失。
但軍方的組織力又是其他勢力比不了的,經過幾天的努力,相當一部分軍事基地恢複了秩序,有了王小明的警告,他們第一時間開始調度人力和物資,在各地建立起等級不一的堡壘,用來應對之後的局勢發展。
不是他們相信王小明的話,而是他們在局勢沒有明朗之前不得不靠這樣的方式來保存元氣。
東方軍事集團軍部,收到官府老大的出兵請求時,軍方的幾位大佬給出了一個含糊的回答,隻是說讓各地的軍事基地接收一部分臨近地區的治安任務,並沒有派兵進入城市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