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你必須有一樣是出色的(1 / 3)

第十章你必須有一樣是出色的

無論你現在於什麼工作,或者還在學校上學,趕緊行動吧,擁有一項出色的本領,它或許能夠給你帶來一生的幸福。

很久以前,德國一家電視台推出高薪征集“10秒鍾驚險鏡頭”活動。在諸多的參賽作品中,一個名叫“臥倒”的鏡頭以絕對的優勢奪得了冠軍。

拍攝這10秒鍾鏡頭的作者是一個名不見經傳剛剛踏人工作崗位的年輕人,而其他參賽選手多是一些在圈內很有名氣的大家。所以這個10秒鍾鏡頭一時引起轟動。幾個星期以後,獲獎作品在電視的強檔欄目中播出。那天晚上,大部分人都坐在電視機前觀看了這組鏡頭,10秒鍾後,每一雙眼睛裏都是淚水,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德國在那10秒鍾後足足肅靜了10分鍾。

鏡頭是這樣的:在一個小火車站,一個扳道工正走向自己的崗位,去為一列徐徐而來的火車扳動道岔。這時在鐵軌的另一頭,還有一列火車從相反的方向駛近小站。假如他不及時扳道岔,兩列火車必定相撞,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這時,他無意中回過頭一看,發現自己的兒子正在鐵軌那一端玩耍,而那列開始進站的火車就行駛在這條鐵軌上。

搶救兒子或避免一場災難——他可以選擇的時間太少了。那一刻,他威嚴地朝兒子喊了一聲:“臥倒!”同時,衝過去扳動了道岔。

一眨眼的工夫,這列火車進入了預定的軌道。

那一邊,火車也呼嘯而過。車上的旅客絲毫不知道,他們的生命曾經千鈞一發,他們也絲毫不知道,一個小生命臥倒在鐵軌邊上——火車轟鳴著駛過鐵軌時,絲毫無傷。那一幕剛好被一個從該地經過的記者攝入鏡頭中。

人們猜測,那個扳道工一定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人。後來,人們才漸漸知道,那個扳道工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許多記者在進一步的采訪中了解到,他惟一的優點就是忠於職守,從沒遲到、早退、曠工或誤工過一秒鍾。

這個消息幾乎震住了每一個人,而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兒子是一個弱智兒童。他曾一遍一遍地告誡兒子說:“你長大後能幹的工作太少了,你必須有一樣是出色的。”兒子聽不懂父親的話,依然傻乎乎的,但在生死攸關的那一秒鍾,他卻“臥倒”了——這是他在跟父親玩打仗遊戲時惟一聽懂並做得最出色的動作。

看了這樣的故事,親愛的讀者朋友,你有什麼感想?

當然這樣的事情不一定甚至不可能發生在我們的身邊,但是作為謀生的手段,我們必須有一些看家本領。很多的時候,我們隻有依靠自己,隻能夠靠自己去麵對挫折和苦難。比如有一天如果不小心掉進河裏,我們當然希望有人來救,但是岸上沒有人怎麼辦?

靠你自己。

如果你會遊泳,而且很出色,你當然能夠逢凶化吉。

親愛的讀者朋友,無論你現在幹什麼工作,或者還在學校上學,趕緊行動吧,擁有一項出色的本領,它或許能夠給你帶來一生的幸福。不要怨天尤人

你的欲望有多麼強烈,就能爆發出多大的力量;當你有足夠強烈的欲望去改變自己命運的時候,所有的困難、挫折、阻撓都會為你讓路,欲望有多大,就能克服多大的困難,就能戰勝多大的阻撓。你完全可以挖掘生命中巨大的能量,激發成功的欲望,因為欲望即力量。

美國人約翰·富勒的故事深深地影響了我們一代人。富勒家中有七個兄弟姐妹,他從5歲開始工作,9歲時會趕騾子。他有一位了不起的母親,她經常和兒子談到自己的夢想:“我們不應該這麼窮,不要說貧窮是上帝的旨意,我們很窮,但不能怨天尤人,那是因為你爸爸從未有過改變貧窮的欲望,家中每一個人都胸無大誌。”這些話深深植入富勒的心,他一心想躋身於富人之列,開始努力追求財富。

12年後,富勒接手一家被拍賣的公司,並且還陸續收購了7家公司。他談及成功的秘訣,還是用多年前母親的話回答:“我們很窮,但不能怨天尤人,那是因為爸爸從未有過改變貧窮的欲望,家中每一個人都胸無大誌。”富勒在多次受邀演講中說到:“雖然我不能成為富人的後代,但我可以成為富人的祖先。”

你是否有改變自己的強烈欲望?你是否有做富人祖先的雄心大誌。或許富勒的話對你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和震撼,鼓舞了你的每一根神經。那麼,你就不要浪費時間怨天尤人,因為那樣不會給你帶來任何好處,相反隻能夠加重你的痛苦。要緊的就是靠我們自己,去改變自己,改變貧窮的家族,一定要成為富人的祖先!

我們每個人都曾有美好的願望,但為什麼很多的願望像肥皂泡一樣一個個地破滅了?舉個例子你就會明白。如果你是家具公司的營銷員,有一把椅子市場價100元,如果要你以600元賣掉它,閃現在你腦際的想法是什麼?肯定想到的是不可能。但如果現在有一夥綁匪,將你生命中最珍愛的人,將你看得比自己生命還重要的人綁架了,讓你在兩小時之內把椅子以600元賣掉,如果賣不掉,這些綁匪就要撕票,你會不會賣掉?我相信你不僅想賣掉,而是一定要賣掉,心頭會滋生出一種強烈的欲望,去做成這件事。而在我們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往往並沒有賣椅子這樣的困難。

我們離成功的遠近,取決你是否有火一樣的激情投身於你最熱望的事業中去,是否有強烈的欲望填充你的心靈深處;不再隻是有美好的願望去達成某件事,而是有強烈的欲望去達成;不再是想成功,而是一定要成功。你的欲望有多麼強烈,就能爆發出多大的力量。當你有足夠強烈的欲望去改變自己命運的時候,所有的困難、挫折、阻撓都會為你讓路,欲望有多大,就能克服多大的困難,就能戰勝多大的阻撓。你完全可以挖掘生命中巨大的能量,激發成功的欲望,因為欲望即力量。自助者天助

歐洲有句諺語:“自助者天助!”所以,隻有自己努力奮鬥,運氣才會降臨到你的頭上。

一天,法國BFM新聞電台主持人馬克與一個中國青年嘉賓聊起中國足球隊。當馬克聽說中國隊現任主教練是米盧時,他說:“原來如此,那中國隊的成功並不令人吃驚。”中國嘉賓說:“不一定吧,中國許多專業足球記者都認為米盧不怎麼樣,甚至傳說國家足協內也有這種看法,認為這次中國隊出線,是多種因素造成的,特別是上佳的‘運氣’:比如抽到一支上上簽,等等。連上屆國家隊教練都說‘服了米盧的運氣’”。馬克聽完,搖搖頭說,若這麼認為的話,法國隊連獲世界杯冠軍和歐洲冠軍,也可以找出種種類似的說法,比如運氣!馬克意味深長地說:“不相信能幹者之所以能幹,那你就永遠趕不上能幹者。”

看到這一片斷,引起我一連串的聯想。當80年代初中國打開國門,發現發達國家的生活水平如此之高時,我們的一些評論家也曾經有過類似的說法:歐洲發達,是因為歐洲的氣候比中國好——歐洲沒有中國那麼嚴重的旱、澇災害;歐洲地形比中國好——歐洲大多為肥沃的平原,而中國僅有7%的耕地……如果這樣說,那麼中國的落後就是注定的了。然而,這種說法絕對是荒誕不經的,而且中國改革開放以後的變化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其實歐洲並不是到處都是我們想象的那樣好,比如法國的幹邑,氣候也有惡劣的地方,土地更是貧瘠,多為鹽堿沙石地。但法國人卻發現這種氣候和土地非常適合種葡萄,於是精心耕作,終於生產出聞名世界的白蘭地。於是也就成了法國最富有的地區之一。反過來,世界上也不乏自然資源非常豐富、氣候條件也同樣優越的國家,經濟卻搞得一團糟,國貧民窮。

人生也是一樣,有些人總是認為別人總是比自己強,別人的運氣總是比自己好,從而放棄了自己的努力,這是十分可悲的。

歐洲有這句諺語:自助者天助!所以,隻有自己努力奮鬥,運氣才會降臨到你的頭上。有陽光就夠了

你想讓上帝給我們多少東西?陽光,有陽光就夠了!

1972年,新加坡旅遊局給總統李光耀打了一份報告,大意是說,我們新加坡不像埃及有金字塔,不像中國有長城,不像日本有富士山。我們除了一年四季直射的陽光,什麼名勝古跡都沒有,要發展旅遊事業,實在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李光耀看過報告,非常氣憤。他在報告上批了一行字:你想讓上帝給我們多少東西?陽光,有陽光就夠了!

後來,新加坡利用那一年四季直射的陽光,種花植草,在很短的時間裏,發展成為世界上著名的“花園城市”,連續多年,旅遊收入列亞洲第三位。

也許你曾抱怨上帝的不公。在同齡人中間,它送給別人美貌,送給別人金錢,送給別人地位。送給你的,卻僅是辦公室的一把舊椅子。然而,假如你有幸讀到了李光耀的那句話,你也許會突然振奮起來——原來那把舊椅子是上帝有意送來的。既然如此,哪裏還有理由不把它變成一件文物?

高舉你的雙手

我們時常礙於麵子,或恐懼遭到拒絕,或者怕遭受批評,或因自己的熱情總是遭對方冷漠的回應,而使得自己積極主動的力量逐日減弱。但隻要我們增強一分積極的力量,便足以削弱一分消極的困擾。

我總認為,在處理世事上,與其逃避,不如麵對,有些事情你終究需要麵對,與其消極,不如積極,積極能夠更多帶來意外;與其被動,不如主動,主動能夠給你的生活帶來更多的生機。

有這樣兩個截然不同的故事:

有位極具智慧的心理學家,在他的小女兒第一天上學之前,教給寶貝女兒一項訣竅,足以令她在學校的學習生活中無往不利。

這位心理學家開車送女兒到小學門口,在女兒臨下車之前,告訴她在學校裏要多舉手——尤其在想上廁所時,更是特別重要。

小女孩真的遵照父親的叮嚀,不隻在內急時記得舉手;老師發問時,她也總是第一位舉手的學生。不論老師所說的、所問的她是否了解,或是否能夠回答,她總是舉手。

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老師對這個不斷舉手的小女孩,自然而然印象極為深刻。不論她舉手發問,或是舉手回答問題,老師總是不自覺地優先讓她開口。而因為累積了許多這種不為人所注意的優先,竟然令這位小女孩在學習的進度上、自我肯定的表現上、甚至於許多其他方麵的成長,大大超越其他的同學。

多多舉手,正是那位心理學家教給他女兒的在學習生涯中的利器。

故事中那位深具智慧的父親所教給女兒的舉手觀念,正是成功者積極主動的態度。

另外一個女孩或許不是那樣的幸運。如果她碰到不如意的問題,便經常這樣認為:“我這輩子注定是沒出息了,我幹什麼都不對勁。不過,這全都是我父母的錯,他們離婚,把整個家庭弄得支離破碎。”

一位長輩當時對這位少女說:“我承認你父母離婚是個錯誤,的確引起不少問題。但我要鄭重告訴你,什麼問題都不能拿來做借口,以推諉自己該負的責任。”

長者的話引起了少女的深思,後來她試著慢慢改變自己,逐漸克服自卑的心理,再後來變得自信和富有創造性了。

看來,主動就是一種進攻。進攻,必須強調主動。一切自卑、畏縮不前和猶豫不決的行為,都隻能導致人格的萎縮和做人處世的失敗。

繼東漢之後的群雄紛爭中,劉備能後來居上,能在三國鼎立中稱雄巴蜀,根本原因就在於諸葛亮主謀的主動進攻,不僅是行為上的,更是心理謀略上的。赤壁之戰前夕,曹操占襄陽、攻荊州,80萬大軍順江東下,此時劉備勢單力薄,如漏網之魚惶惶不可終日。此際,諸葛亮當機立斷,主動請求出使東吳,他說:“事情緊急呀,請您讓我去東吳走一趟。”這是劉備今後轉機的開始。

一到東吳,諸葛亮繼續實施進攻策略:首先是舌戰群儒,難張昭、窮虞翻、羞步騭、斥薛綜,使東吳眾多謀臣儒將理屈詞窮,這是以攻為守,先聲奪人。

見到孫權,諸葛亮又用激將法刺激孫權的自尊心與榮譽感。他說:“現在,將軍外表上服從曹操,內心卻另有打算,事情緊急卻不能決斷,這樣大難就要臨頭,你何不下決心早點向曹操投降呢。”這一激果然奏效,當孫權了解了劉備的態度後,遂決心孫劉聯軍與曹決戰。這樣,劉備在戰略上不僅轉危為安,實際上已勝利在握。

主動進攻謀略,不僅使偉大的曆史人物能力挽狂瀾,回天有術,也是平常人日常生活工作交往必須掌握的立身之謀。它使個人的價值得到確認,使他人,尤其是不懷好心的人不敢小視於你。

我們時常礙於麵子,或恐懼遭到拒絕,或者怕遭受批評,或因自己的熱情總是遭對方冷漠的回應,而使得自己積極主動的力量逐日減弱。但隻要我們增強一分積極的力量,便足以削弱一分消極的困擾。

所以,讓我們去除無謂的懷疑,讓自己更單純一些、更熱情一點,充分掌握主動積極的力量,凡事多舉手,成功就在眼前。

低估自己是一種罪惡

那些害怕失敗的人,事先就在心裏想象事情是不可能的,自己給自己畫地為牢,正是這一點限製了他們自己。西方世界流傳這樣一句話:“低估自己不是美德,而是一種罪惡。”

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一隻母雞在孵雞蛋時孵了一隻鷹蛋。小鷹自出殼之日起便跟小雞一起長大,從沒有認為跟小雞有什麼不同。有一天,仰天而望,小鷹看到有隻鳥淩空翱翔,於是問:“那是什麼?”有隻小雞答道:“噢,那是一隻鷹,百鳥之王。”“哇!但願我也能像它那樣飛翔!”小鷹滿懷敬畏地說。“別妄想了”,小雞說,“你不過是隻母雞,母雞是飛不起來的。”聞此言,小鷹甚感沮喪和氣餒,於是繼續啄食,過母雞般的生活。

生活中有實例——蔡元培任北京大學校長時,有一次和同學們談話,他突然問:“五加五等於幾?”大學生們一下子愣住了,以為名望極高的校長所問,必不尋常,一定有奧妙,一時間大家左顧右盼,都不敢應聲作答。過了一會兒,才有一個學生小聲而不無遲疑地嘀咕:“五加五等於十……”蔡元培望著這名學生笑,點點頭,說:“對。”並勉勵大家說,不要盲目崇拜偶像,局限自己,要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