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出門在外莫大意——戶外安全篇 015.野外遇火不要慌(2 / 2)

3.因為大多數戶外用品和露營裝備都是易燃織物,所以不要在帳篷內放置火源及危險物品。

4.如果夜間露營生了營火,在要休息時,要把營火滅掉。可以用土掩埋或用水澆滅,火滅後不要馬上離開,要仔細檢查一下,確定火源真正熄滅後再離開一在離開野炊地點或露營地點時也要用同樣的辦法把火熄滅。

如果一旦遇到火災。家長可告訴孩子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1.發現前路出現火情,要引起自己的重視,千萬不要冒險繼續前進,更不要試圖撲滅山火。應改變路線遠離火災。

2.如遇到山火一定要保持鎮靜,切勿驚慌失措,要正確判斷火患情況,判斷哪條路線能夠盡快逃離火場。

3.冷靜觀察野火的蔓延方向、火勢大小、著火時的風向等,逃離方向切不可跟火蔓延的方向一致,即不要順風跑。要選擇已燒過火或者草長得比較稀疏、坡度比較小的地段,用衣服蒙住頭,很快地逆風衝出去,進入已燃燒過的地方。

4.觀察周圍的環境,選擇自己熟悉且障礙物較少、斜度小、易逃走的道路逃生。

5.選擇植物較少的方向,切勿走進矮小密林及草叢中,山火在這些地方可能會蔓延得很快而且熱力也較高。一般來說,山火都是順坡從下向上蔓延,所以在逃生時,切勿往山上走。通常火勢向上蔓延的速度要比人奔跑快得多。如果被大火包圍在半山腰,要爭取快速向山下跑。

6.當煙塵襲來時,用濕毛巾或衣服捂住口鼻迅速躲避。躲避不及時,應選附近沒有可燃物的平地臥倒避煙。不可選擇低窪地或坑、洞地帶,因為低窪地和坑、洞地帶容易沉積煙塵。如果煙霧很大的話,就在地上扒個土坑,緊緊地貼住濕土呼吸,這樣可以避免煙霧的傷害。

7.要用水淋濕手絹或棉布織物,捂在口鼻上阻擋吸入有害的氣體,避免由於呼吸引起的窒息發生。如煙不太濃,可俯下身子行走;如為濃煙,就要匍匐前進。在貼近地麵30厘米的空氣層中,煙霧較為稀薄。因為煙火上行,所以人要下行。

8.如果已被火圍困,應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水資源淋濕衣物包裹住裸露的肌膚,逃進已焚燒過的地帶,可減少身體受傷的概率。

9.如果衣物已經被點燃,應該迅速脫掉丟棄,避免燒傷皮膚和引燃頭發。如果自己穿的是化纖衣物要提前脫掉。

10.順利逃離火災現場後,還要注意在災害現場附近休息的時候,防止蚊蟲或者蛇、野獸、毒蜂的侵襲。

都說大火無情,很多意外事件的發生都是我們難以預料到的。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家長一定要防患於未然,要告訴孩子一些逃生的本領。這樣即便家長不在孩子身邊,孩子也不至於手忙腳亂、不知所措。再說了,孩子多懂得一些安全常識,也不是什麼壞事!如果能用這些安全知識,將危險拒之門外,那是不是很劃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