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孩子得了空調病(1 / 1)

010.孩子得了空調病

——空調病也是種危害

根據網絡資料,據不完全統計,在有空調的密閉室內,5至6小時後,室內氧氣下降13.2%,大腸杆菌升高1.2%,紅黴色菌升高1.11%,白喉菌升高0.5%,其它呼吸道有害細菌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正是長期處在這種環境中工作生活的人,往往會不知不覺得了“空調病”。

空調病的發生是因為房間密閉性強、空氣流動性差、風量小、長時間不開窗、陽光不足,使房間的濕度和溫度條件變成致病因子的溫床,導致黴菌、細菌、病毒等各種微生物大量繁衍寄生在寢具、地毯、窗簾、家具上。人們在這樣的環境中,一是大量微生物滋生,容易感染微生物引發的疾病,二是溫度設定的太低,與室外溫差大,一進一出容易感冒。空調病的症狀主要包括由於忽冷忽熱導致的物理性病變、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和在恒溫的冷藏地常見的關節循環方麵的不適。空調病往往是幾種症狀並發的複合疾病。

【場景小故事】

場景一

亮亮天生愛出汗,每每在炎熱的夏日,酷熱難熬的時候,就會以吹空調來度過。在家中的時候也會躲在屋子裏吹空調,甚至會吹一晚上。爸爸媽媽覺得老是這樣吹空調會對身體不好,但是每次見到亮亮流那麼多汗就不忍心。由於媽媽有風濕,不能和亮亮共同吹空調,所以就隻有去別的屋子睡覺,而亮亮卻在這樣的生活下,慢慢的變得抵抗力低下,不久他發現自己的呼吸道抵抗力很差,很容易感冒發燒。

場景二

在炎熱的冬季,公交車上、地鐵中、以及公共場所都會有開空調,當我們在列烈焰日下出了滿頭大汗的之後,衝進開有空調的室內的時候,雖然說瞬間感官舒服了,卻導致自己的呼吸係統紊亂了。久而久之,在進入空調屋後會鼻子發癢,有時會流鼻涕、打噴嚏。

【安全知識課堂】

為防止空調病,專家特別提醒家用空調用戶:不要24小時開空調,晚上或上班時可以關上;晚上如果要開空調也要調到睡眠狀態,以免半夜溫度下降導致感冒。不要24小時關閉窗戶;溫度不要調得過低,和室外溫差不要低於7℃ ;夜間睡眠最好不要用空調,入睡時關閉空調更為安全,睡前在戶外活動,有利於促進血液循環,預防空調病。地毯、床單、沙發罩等要經常清洗。對中央空調用戶,專家強調:應對賓館、飯店、醫院等的寢具、用具、窗簾等要經常消毒,盡量讓陽光照射。

使用空調必須注意通風,每天應定時打開窗戶,關閉空調,增氣換氣,使室內保持一定的新鮮空氣,且最好每兩周清掃空調機一次。從空調環境中外出,應當先在有陰涼的地方活動片刻,在身體適應後再到太陽光下活動;若長期在空調室內者,應該到戶外活動,多喝開水,加速體內新陳代謝。大汗淋漓時最好不要直接吹冷風,這樣降溫太快,很容易發病。

應經常保持皮膚的清潔衛生,這是由於經常出入空調環境、冷熱突變,皮膚附著的細菌容易在汗腺或皮脂腺內阻塞,引起感染化膿,故應常常洗澡,以保持皮膚清潔。使用消毒劑殺滅與防止微生物的生長。增置除濕劑,防止細菌滋生。

如果由於吹空調導致呼吸道問題,可以通過飲食調理。類似於傷寒的處理,有助於身體健康,調節身體新陳代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