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空杯心態,讓每一天都是新的起點 適時疏導,擁堵的心才有暢通的空間(1 / 2)

第九章 空杯心態,讓每一天都是新的起點 適時疏導,擁堵的心才有暢通的空間

一個人保持“歸零”的心態很重要,每一天歸零,就如同給心房做了個大掃除,這樣才不會有積塵。否則,如果你總是忙於卸去昨日的包袱,那麼你就無法擔負起今天的責任。

當“歸零”成為一種常態,一種延續,一種時刻要做的事情時,也就完成了人生的全麵超越。

河道需要定期疏通,才不會因為堵塞而導致河水漫堤。同樣的,人的心情和情緒也需要適時地疏導,才能給心多一些空間,吸納更多的氧氣。憂鬱就是因為眾多的負麵情緒沒有得到適時、及時的紓解,而長期積累導致的結果。

《黃帝內經》中有這樣的記載:“思傷脾”、“憂傷神”、“恐傷骨”、“悲哀愁憂則心動,心動則五髒六腑皆搖”。現代醫學研究也發現,癌症、高血壓、心血管等疾病的誘發病因很大一部分就是人的抑鬱、焦慮等不良情緒在人體內長期積壓的結果。也就是說,當一個人被心理負擔壓得透不過氣來的時候,就容易患上各種疾病。

英國權威心理醫學家柯利切爾也認為:積貯的煩悶憂鬱就像一種勢能,若不釋放出來,就會像定時炸彈一樣,埋伏在心間,一旦觸發就會釀成大禍。反之,如果有人真誠而又耐心地來聽他的傾訴,他就會有一種如釋重負、一吐為快的感覺。因為這種心理上的應激反應,可以使內心的感情和外界刺激取得平衡,這就是現代心理學中所說的“心理嘔吐”。

除了傾訴,還有很多疏導方式,比如痛快地哭、大聲地笑、自言自語、寫日記等。

醫學心理學認為,一個人強行壓抑自己的情緒,時間久了,人的心理承受力達不到,便會導致人產生心理疾病。心理疏導的基本工具是語言,通過溝通過程中的信息收集與信息反饋,疏通心理,引導自身心理病理的釋放和緩解,提高主動應付心理應激反應的能力。

每個人每天都在經曆著大大小小、許許多多的事情,這些事情都會給心理帶來各種不同的反應。一些不良反應如果不能及時紓解,就會沉積下來,隨著不良反應的越來越多,這種沉積就會不斷增加,最後發生化學反應,導致身體出現各種問題。

這是因為,各種負麵情緒都會給人的心理帶來壓力,而這樣的壓力長期累積,就會導致心理承受過度,從而帶來一係列生理和心理方麵的問題。在生理上表現為:心跳加快、肌肉緊張、血壓升高、背痛、腹脹、失眠等症狀,嚴重時各種各樣的疾病也紛至遝來,比如心髒病、胃潰瘍等。在心理上表現為:感覺到身上的負擔越來越重,有時壓得你喘不過氣來;心情總是很憂鬱、煩躁,好像總是有事情沒有辦完,永遠不能享受真正的放鬆和休息;對生活和工作漸漸失去信心,仿佛看不到前麵的希望;總覺得心神不寧,擔心自己做錯或忘記了什麼事……

現代人的生活壓力本來就很重,有專家指出,配偶死亡、離婚、親人分離、入獄、家有重要親人死亡、自己受傷或生病、結婚、被革職、退休等10方麵壓力最大。除此之外,還有人際關係、收入差距等,也就是說,任何事情處理不好,都可能會給人帶來壓力。而人的心理抗壓能力是有限度的,眾多的壓力接踵而至,如果不能及時疏導,淤積的結果就很可能超出了這個限度,那也就意味著問題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