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學習煮豆子
心胸開闊,不要為令人不快的區區瑣事而心煩意亂、悲觀失望。
——本傑明?富蘭克林(英)
生活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波瀾不驚的。正如一首歌中唱的:“生活像一杯酒,包含著人生的酸甜苦辣;生活像一條路,怎能沒有坑坑窪窪……”麵對生活中的困難,隻要擁有堅強的勇氣和信念,你就能產生無限的力量,戰勝暫時的困難。
一位母親和兩個孩子背井離鄉,輾轉各地,好不容易得到某一家人的同情,把一個倉庫的一角租借給她們母子3人居住。
隻有三張榻榻米大小的空間裏,母親鋪上一張席子,拉進一個沒有燈罩的燈泡,一個炭爐,一個吃飯兼孩子學習兩用的小木箱,還有幾床破被褥和一些舊衣服,這是他們的全部家當。
為了維持生活,母親每天早晨六點離開家,先去附近的大樓做清掃工作,中午去學校幫助學生發食品,晚上到飯店洗碟子。結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裏已是深夜12點鍾了。於是,家務的擔子全都落在了大兒子身上。
為了一家人能活下去,母親披星戴月,從沒睡過一個安穩覺,生活還是那麼清苦。他們就這樣生活著,半年、8個月、10個月……做母親的哪能忍心讓孩子這樣苦熬下去呢?她想到了死,想和兩個孩子一起離開人間,到丈夫所在的地方去。
有一天,母親泡了一鍋豆子,早晨出門時,給大兒子留下一張條子:“鍋裏泡著豆子,把它煮一下,晚上當菜吃,豆子爛了時少放點醬油。”
這天,母親幹了一天活,累得疲憊不堪,實在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她偷偷買了一包安眠藥帶回家,打算當天晚上和孩子們一塊死去。
她打開房門,見兩個兒子已經鑽進席子上的破被褥裏,並排入睡了。忽然,母親發現當哥哥的枕邊放著一張紙條,便有氣無力地拿了起來。上麵這樣寫道:
“媽媽,我照您條子上寫的那樣,認真地煮了豆子,豆子爛時放進了醬油。不過,晚上盛出來給弟弟當菜吃時,弟弟說太鹹了,不能吃。弟弟隻吃了點冷水泡飯就睡覺了。
“媽媽,實在對不起。不過,請媽媽相信我,我的確是認真煮豆子的。媽媽,求求您,嚐一粒我煮的豆子吧。媽媽,明天早晨不管您起得多早,都要在您臨走前叫醒我,再教我一次煮豆子的方法。
“媽媽,今天晚上您也一定很累吧,我心裏明白,媽媽是在為我們操勞。媽媽,謝謝您。不過請媽媽一定保重身體。我們先睡了。媽媽,晚安!”
淚水從母親的眼裏奪眶而出。
“孩子年紀這麼小,都在頑強地伴著我生活……”母親坐在孩子們的枕邊,伴著眼淚一粒一粒地品嚐著孩子煮的鹹豆子。一種必須堅強地活下去的信念從母親的心裏生長出來。
摸摸裝豆子的布口袋,裏麵正巧剩下倒豆子時殘留的一粒豆子。母親把它撿出來,包進大兒子給他寫的信裏,她決定把它當作護身符帶在身上。
心靈甘露
沒有誰會永遠幸福,也沒有誰會永遠不幸。麵對生活中的艱辛,逃避隻是懦弱者選擇的方式,堅強的人總是以積極的心態去麵對現實,以無畏的勇氣去戰勝生活中的一切困難,瀟灑地麵對人生。生活中,每個人都應有學習煮豆子的精神,一次沒煮好,下次就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