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黃巾軍體係的構成(1 / 2)

當黃巾軍首領張角振臂一呼,天下相應,“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口號傳遍東漢大地上每一個角落的時候。三十萬黃巾信徒們紛紛揭竿而起,與醜陋的東漢統治者們作對。

黃巾軍的崛起與他所處的時代和背景是分不開的。

那黃巾軍的體係如何呢?是什麼支撐他們發起這次聲勢浩大的起義呢?

首先黃巾軍的總裁肯定是張角先生,同時張角也是黃巾軍的創始人。這跟我們現在的黨派主席一樣。

其次,張寶,張梁是張角的兄弟。也是黃巾軍的聯合創始人。作為張角身邊最有力的助手。張寶,張梁無愧是黃巾軍的副總裁和總經理。

張角自稱“大賢良師”,張寶,張梁呢?他倆自稱為大醫。可以看出張氏三兄弟以“太平道”出道,最早幹的是救死扶傷的醫生。

於是,張角兄弟仨。自從張角在山上采藥時,撿到了那三本《太平要術》之後,就開始給東漢的人民群眾治病。

那時東漢得病的人多,張角哥仨利用這一現狀。廣泛地去給群眾們治病。並廣泛傳播“太平道”。

那時,張角有大弟子八位,雲遊四方傳道。其中就包括張寶和張梁。

“信仰的力量是強大的。”十餘年間,太平道信徒遍布中國十二州的其中八州。主要是在河北一帶信徒比較多,也有大量信徒是黃河以南的。

然後,張角開始了他的行動。

為了方便管理,他建立了三十六方,其實就是三十六個軍區。並且派馬元義聯絡朝廷裏的內應。在這裏馬元義就成了黃巾軍的外交官。

當然,黃巾軍的三十六個軍區都有各自的“軍長”。

隻不過三十六個“軍長”。名字太多了。作者一時介紹不完。

下來,作者就介紹這些軍長們其中最著名的五個。

作者認為,黃巾軍五虎將之首應該是波才。

曆史上的波才,就如黃巾軍的急先鋒索超一樣。

下來簡短介紹一下,黃巾軍先行將軍波才。

當張家兄弟還在固守黃巾軍大本營巨鹿時,波才已經怒而拍桌而起。揮軍西向,直指東漢反動政府的首府洛陽,反動政府驚慌失措,趕忙大赦黨人,並組織天下精銳,剿討黃巾軍。要說波才的對手,那可是赫赫有名的人物。

當時一個是左中郎將皇甫嵩,另一個是右中郎將朱俊。

在當時,朝廷剿黃巾軍的主力有三支。還有一支就是圍剿黃巾大本營的北中郎將盧植。

說起盧植,盧植可是當過公孫瓚,劉備的老師。

然而,波才一戰敗朱俊,二戰圍皇甫嵩和於長社,於是天下震動,反動政府急遣曹操助陣皇甫嵩。

但是,皇甫嵩何人也!乃桓帝時期涼州三明之一,皇甫規的侄子,東漢王朝末期橫行天下第一將,號稱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後來,有一個叫閻忠的想學剻通說韓信,勸皇甫嵩自立,被皇甫嵩拒絕了。

還沒等到曹操援軍來的時候,皇甫嵩已經效仿田單火牛陣,火燒了波才營寨,這才擊潰了黃巾軍,這一戰,破波才並彭脫。

波才以一人之力,力敵朝廷左右大將皇甫嵩及朱俊及後晉小生曹操。是不是很有三英戰呂布的味道呢?

黃巾軍除了波才。還有一位驚世駭俗的重量級大人物。

他就是殉道將軍馬元義。

前麵講過馬元義當過黃巾軍的”外交官”。負責聯絡朝廷內應。其實不然。馬元義在黃巾軍中,應該是除了張家兄弟外的二號人物。他不但是一方渠帥。還長期負責荊州和揚州的黃巾軍組織工作,而且還擔負著蘇秦的合縱連橫工作。

他不辭辛勞,來往奔走於河北,河南,湖北,湖南,盡心盡力的籌備著起義諸事宜。他可以說是黃巾軍的組織者。

而且還內連京師封諝,徐奉,約定裏應外合的時間,我們知道,李闖進北京那麼順利,也就是先和北京城裏的太監勾結的結果。

可惜,出師未捷身先死,叛徒唐周在起義前夕,向朝廷告密,讓馬元義多年心血,毀於一旦,可見,叛徒都是該死之人。

馬元義的死法是車裂,這種死法是挺殘忍的,但也證明了東漢反動政府對他的憎恨。

黃巾五虎之鎮南將軍趙弘。

話說趙弘是張曼成的部將,然而,他的功勞卻在張曼成之上。張曼成戰死後。正是他力挽狂瀾,穩住宛城一帶黃巾軍的軍心,並迫使朱俊分兵過來討剿,大大減輕了東方卜己和北方黃巾軍大本營的壓力。

後來,趙紅據守宛城和朱俊對峙。從六月到八月。朱俊無計可施,朝廷差一點就把朱俊撤職查辦。多虧張溫求情,朱俊這才猴急了,親自設立大刀隊,督軍攻城,有退後者,大刀伺候。趙紅這才奮戰犧牲。

然而趙弘之後,還有韓忠,韓忠之後,還有孫夏,宛城的黃巾軍,等於牢製了朝廷的一支主力。這和趙弘的功勞密不可分。

黃巾五虎之神上將張曼成。

有說張曼成曾經是馬元義的部下,因為當時馬元義是黃巾軍荊揚方麵的總指揮,其實張曼成的攻勞隻在於殺郡守褚貢,其餘的事跡不詳。因此,羅貫中先生在三國演義裏,都懶得提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