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教男孩做健康的小男子漢 教會孩子意外傷害的防範與處理
生活是美好的,但是生活中也處處存在著危險。現實生活中,隨時都可能發生各種意外傷害事故,如乘車、坐船出事故,房屋倒塌,火災,地震等突發災害。此外,一些不法分子也常常將孩子定位為他們重點欺騙和傷害的對象。
很顯然,麵對這些複雜的情況,如果孩子學會了自我保護,就可以減少或避免許多不應該發生的悲劇。
媽媽正在廚房炒菜,可是醬油沒了,媽媽隻好關掉燃氣,匆忙去樓下的小店買醬油,由於爸爸還沒有下班,隻好留下6歲的小光一個人在家。臨出門前,媽媽還囑咐小光好好待著,自己下樓買瓶醬油,馬上就回來。小光很痛快地答應了。可媽媽前腳剛踏出房門,小光就趁機跑到廚房,拿起媽媽以前從來不讓他玩耍的打火機躲到臥室來玩。突然,打火機燃著了,小光很害怕,隨手就把打火機一扔,可沒想到的是,正好扔到了床單上,引起了火災,他嚇得不敢動彈……等媽媽買好醬油回來,剛走到自家的樓門口就聞到一股焦糊味,心裏一驚,趕緊打開房門,屋子裏滿是濃煙,媽媽呼喊小光的名字,可小光就是不答應,當媽媽衝進臥室時,小光已經被嚴重燒傷了。
這類不幸事件時有發生,往往是因為孩子遇到危險狀況不知道如何應付,缺乏必要的安全防範意識。因此,父母除了要樹立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外,還必須清楚明白地告訴他,碰到危險情況該做什麼和不該做什麼。所以,父母可以從以下方麵對男孩進行安全教育:
第一,告訴男孩珍惜生命,保護自我。
保護自我,防患於未然,實質上就是珍惜生命的一種表現,父母應該把這種行為的意義在日常談話中告訴孩子。父母對孩子進行自我保護教育,不是束縛孩子的手腳,而是教育他們客觀地估計自己的能力,科學地對待人和事,凡事三思而行。在日常生活中養成“不逞能”“不蠻幹”的習慣,對力所不能及的事不強做,對於不熟悉的事物虛心求教。父母還應注意,不僅僅要強調孩子重視自我保護,同時也要注意保護他人,要避免由於自己的大意或過失而危及他人的安全,造成他人的不幸,要教育孩子認識到,每個人的生命都值得珍惜,要保護好每一個人。
第二,提醒男孩危險就在學校和家的周圍。
許多父母認為,孩子白天待在學校,晚上待在家裏,一般遇不上什麼危險,其實,根據調查,90%以上的事故就發生在學校和家裏。孩子在學校相互打鬧致傷,孩子從學校的體育器材、娛樂設施上摔下,孩子在上體育課時運動受傷等,早已屢見不鮮。而孩子在家裏玩火引起火災、孩子從住宅樓上跌下之類的事也頻頻發生。
第三,教給孩子一些常識。
讓孩子牢記自己及父母和班主任的姓名、家庭和學校的地址及電話、郵政編碼;懂得匪警、火警、急救等重要電話的號碼;知道轄區內或學校附近的派出所的位置,等等。學校還應給孩子掛上標有基本情況的胸卡,發現遺失及時補上;父母亦可在家中顯眼處貼上寫有基本情況和事項的大紙片,以便獨處的孩子在遇上危險時及時獲得幫助。
第四,告訴孩子一些安全方麵的知識。
如在交通安全方麵,上街要走人行道,橫過馬路要走人行橫線,不在馬路上玩耍等。在體育安全方麵,體育鍛煉時要穿膠底鞋和運動衣,口袋裏不要裝尖銳的物品,不要在空腹或身體極度疲勞的情況下進行體育鍛煉等。在家用電器使用的安全方麵,在使用電器前,要先看使用說明,搞清楚操作順序,不輕舉妄動,不能用濕布擦電線或接觸電源等。在遊泳安全方麵,教育孩子不要到水流湍急處遊泳,也不要在饑餓、疲勞狀態下遊泳,遊泳前要做好充分準備,要有人陪伴,不要讓孩子單獨一人在不明水情的高處跳水等。另外,還有防止被狗等動物咬傷、防止中暑、凍傷等。
第五,用情境模擬的方式訓練孩子。
在麵對危險情況時冷靜、鎮定,采取正確的自救措施。比如,家裏發生火災怎麼辦?被汽車撞傷怎麼辦?在遊泳時腿抽筋怎麼辦?在野外迷路怎麼辦?等等。孩子最有可能遇到的情況要經常進行模擬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