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戰篇 18.“八六”海戰〈1965〉——小艇戰勝獵潛艇
◇作戰實力◇
“八六”海戰軍事力量對比
中國人民解放軍 4艘護衛艇,4艘魚雷艇
台灣國民黨軍隊 “劍門”號獵潛艦,“章江”號獵潛艦
◇戰場對決◇
國民黨死心不改
自從1962年台灣當局開始猖狂叫囂“反攻大陸”,而這一計劃又被大陸軍民嚴陣以待的軍事行動所粉碎之後,台灣當局便再一次掀起了以一小股武裝力量竄擾大陸的高潮。
但是,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頑強抵抗下,不管是空投著陸的武裝特務,還是從海上進行“武裝滲透”的偷襲小股武裝,甚至是“兩棲突擊”的特種突擊隊,最後都是遭到覆滅的命運。
到了1963年的下半年,國民黨軍隊又采取了新的招數,國民黨組建了“海上襲擊隊”,在當時也被稱為“海狼隊”,主要是以“海狼艇”在海上對人民解放軍的艦艇和大陸漁民漁船進行破壞甚至是襲擊,企圖能夠在海上打出一條通道,從而更好的搜集情報以及對大陸進行所謂的“心戰”活動。但是,國民黨的“海狼隊”每次進行行動,都遭到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沉重打擊,最後甚至是國民黨軍隊的人和艇船可謂是有去無回,均葬身海底。
在1965年,這是台灣國民黨軍隊掀起的襲擾大陸活動進入的第四個年頭。在襲擾大陸活動初期,國民黨軍隊利用小型船艇進行的小股襲擾活動接連遭到失敗之後,為了鼓舞戰鬥士氣,並且擴大影響,從1965年下半年開始,台灣的國民黨軍隊開始動用大型的海軍戰鬥艦艇,在海上進行更大規模的襲擾行動。
中國人民海軍不能坐視不管
1965年8月5日17時45分,中國人民解放軍南海艦隊接到通報:“國民黨海軍的兩艘獵潛艦正由台灣的左營港出航。”
於是,南海艦隊在得到了台灣國民黨軍派出的兩艘“獵潛艦”出航的情報之後,分析判斷認為,敵艦可能會對東山島海進行偷襲或者是對大陸漁民進行“心戰”等活動。隨即,南海艦隊的指揮員立即向總參謀部上報了“放至近岸、協同突擊、逐一擊破”的作戰方案,最後獲得了總參謀部的批準。
當時由汕頭水警區護衛艇41大隊的4艘護衛艇、快艇11大隊的4艘魚雷艇組成的突擊編隊,在汕頭水警區副司令員孔照年和參謀長王錦的帶領下前去迎敵。
8月5日21時至24時,中國人民解放軍參戰的各編隊艦艇開始起航,駛往預定殲敵海區。8月6日1時42分,國民黨軍海軍的“劍門”、“章江”兩艘艦艇依靠它們火炮射程遠的優勢,率先開始向中國人民解放軍護衛艇開炮,於是孔照年下令“準備射擊”。
由於當時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突擊編隊各艇求戰心切,誤將口令聽成了“射擊”,於是向敵艦猛烈射擊。孔照年見此情況之後,及時下令製止,並且命令艇隊展開戰鬥隊形準備接敵,當看清敵艦的桅杆時,各艇再一起進行射擊。
就這樣,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突擊編隊連續兩次突擊和抵近了射擊,最後壓製住了敵艦的炮火,將國民黨軍隊的兩艦分開。而敵艦“劍門”號一麵進行還擊,一麵則開始向東躲避;“章江”號當時正被4艘護衛艇緊緊咬住,中國人民海軍的護衛艇從距離敵艦500米的地方向敵艦的同航向進行射擊,直打到100米之內。這時“章江”號由於中彈起火,慌忙逃竄,而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突擊編隊的第589、601艇加速衝擊進行堵截,特別是611號艇勇猛追打“章江”艦,但是由於這個時候611號艇的位置正好位於己方艇隊與國民黨海軍“章江”號艦之間,結果在猛烈的炮火當中,誤被己方炮彈所擊中。接著又被“章江”號給擊中,結果人員傷亡過半,3部主機被打壞,前艙也進水。但是611艇仍然堅持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