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戰篇 7.大西洋護航戰〈1940〉——狼群在“黑洞”出沒(2 / 2)

據統計,在整個1942年,盟國船隻被擊沉1160艘,總噸位達到了626.6萬噸,遠遠超過了英美建造的新潛艇的噸位,而德國也損失了87艘潛艇。

雙方為了戰鬥提升武器裝備

而在1943年的前5個月,則是德國大西洋潛艇戰一步步走向失敗的階段。在這一年初,鄧尼茲接替雷德爾出任了德國海軍總司令,為此德國的潛艇數量和技術性能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當時在大西洋作戰的潛艇已經多達百艘以上,而且還安裝了非常先進的雷達波接收機。

鄧尼茲接替雷德爾出任德國海軍總司令

但是在盟國方麵,海上反潛力量也是迅速增長,並且在技術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例如機載雷達,大功率探照燈、高效長時間照明彈等等,這樣就讓德國的潛艇在夜間失去了掩護。

另外,丘吉爾又任命英國最優秀的潛艇部隊指揮官霍頓爵士擔任西部海區司令,在霍頓的領導下,英國的反潛作戰在物資和技術方麵都得到了重大改進,特別是在戰術指揮和鼓舞士氣方麵的進展非常迅速。而當時美國強大的經濟、軍事潛力也開始發揮決定性的作用。

而此時,上緊了發條的德國“狼群”雖然已經是饑腸轆轆,但是在盟國強大的護航力量下顯得無能為力,戰果也有所減少,可是潛艇的損失卻大幅度提高。

當時鄧尼茲又犯下了一個非常嚴重的戰術錯誤,他竟然下令所有的潛艇在通過比斯開灣時,不論是出航還是返航一律浮出水麵,用高射炮與盟國飛機進行較量,結果這一戰術讓德國的潛艇損失非常慘重,僅僅是在1943年2月就損失了19艘。

盡管德國潛艇受到了巨大的損失,但是“狼群”還是繼續對盟國的護航船隊進行襲擊。在3月份,鄧尼茲的“狼群戰術”已經達到了高潮,上百艘德國潛艇集中於大西洋中部盟國護航兵力最為薄弱的環節,其中41艘集中攻擊2支盟國護航運輸隊,擊沉21艘盟國商船,而德國卻隻損失了1艘潛艇。

在整個3月份,德國潛艇一共擊沉了82艘盟國商船,達到了50萬總噸位,這讓英國海軍部感到“敵人從來沒有像3月份頭25天那樣險些破壞了我們的交通線”。就這樣到了5月份,“狼群”又擊沉了34艘商船,總計有25萬總噸位,但是這一次德國潛艇的損失卻高達41艘。這也更讓鄧尼茲感到:“潛艇損失數上升得如此之快,是人們無法預料的。”於是他認為機載雷達可能會讓潛艇完全喪失了水麵戰鬥能力,鑒於此,鄧尼茲不得不承認:“在大西洋戰役中我們戰敗了。”

到了5月24日, 鄧尼茲下令潛艇撤離北大西洋,大西洋潛艇戰就此告終。

◇知識拓展◇

地中海

地中海(英文:Mediterranean Sea),它被北麵的歐洲大陸和南麵的非洲大陸以及東麵的亞洲大陸所包圍。東西共長約4000千米,南北最寬處大約為1800千米,麵積(包括馬爾馬拉海,但不包括黑海)約為2512000平方公裏,是世界上最大的陸間海。

以亞平寧半島、西西裏島和突尼斯之間突尼斯海峽為界,分東、西兩部分,平均深度1450米,最深處5092米。地中海鹽度較高,最高達39.5‰。

地中海有記錄的最深點是希臘南麵的愛奧尼亞海盆,為海平麵下5121公尺,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曆史比大西洋還要古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