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戰篇 14.塞班島戰役〈1944〉——“武士道”情結下的“皇軍”喋血慘案
◇作戰實力◇
塞班島戰役雙方軍事力量對比
軍艦 飛機 士兵
美軍 640多艘 1000餘架艦載機,620架陸基飛機 3個陸戰師、2個步兵師、1個陸戰旅,共12.8萬人
日軍 55艘 630架 4.3萬餘人
◇戰場對決◇
從“逐島進攻”到“蛙跳戰略”
在太平洋戰爭期間,美軍於1944年6~7月在塞班島進行了一場登陸戰役。美軍從6月11日開始實施航空和艦炮的火力準備,摧毀了島上大部分地麵工事。15日,美國的第2、第4陸戰師在塞班島西岸查蘭幹諾地區成功登陸,傍晚就占領了登陸場。
當天和16日夜間,日軍雖然實施了多次小規模的反擊,但是均被擊退。到了17日夜,日軍再一次發起反擊,一度突入到了美軍的陣地,可是由於日軍缺乏後續梯隊,第二天早晨就被美軍擊退。
在1944年6月,美國調集了包括海軍陸戰隊、艦艇、步兵等在內的7萬多人,對塞班島發動了大規模的登陸戰役,而當時駐島的日軍隻有4萬多人。
之後,在美軍的強大攻勢之下,日軍遭受到了慘重的損失,節節敗退,而塞班島之戰也成為軍事史上最慘烈的戰役之一,雙方大約激戰了20多天,日軍死亡多達41000人,而美軍也損失了16500人。
與此同時,美國將其在太平洋戰場上的“逐島進攻”的戰略方式,改為了“蛙跳戰略”,也就是越過了日軍防守的一些次要的島嶼,最後奪取了太平洋上最為關鍵和最為重要的據點,從而也一舉切斷了日本的海空交通線,美國的海空軍戰略基地在此建立起來。
為此,美軍決定繞過加羅林群島,直取馬裏亞納群島,美軍的目的就是要攻克塞班島、提尼安島,從而一舉奪回關島,突破了日本的內防禦圈。
當時,美國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尼米茲上將把這次戰役命名為“奇襲行動”,而且還親自指揮這次戰役。
“奇襲行動”全麵開始
1944年6月11日,米切爾將軍指揮的美國第58特混艦隊起飛225架艦載機對塞班島上的機場進行了突襲,結果塞班島上的許多日本飛機最後被擊落或被炸毀。
到了12日,500架美國艦載機開始空襲塞班島。13日,美國艦隊又對塞班島進行了一整天的轟炸,發射了16英寸的炮彈多達1.5萬發。15日,美國開始在塞班島實施登陸,3.5萬日軍,2.2萬日本居民死守塞班島,戰鬥可以說是異常激烈。
19、20日,日本聯合艦隊在與美國第5艦隊的交戰當中接連遭受到了慘敗,損失飛機400多架、航母2艘、巡洋艦1艘,另外還有3艘航母受到了損傷,至此日軍也失掉了製空權和製海權,塞班島已經孤立無援。
美軍準備進行登陸作戰
20日,美軍奪取了500號高地。21日,美軍又炸毀了日軍的“綠色1號海灘彈藥庫”,這讓日軍遭受到了更大的損失。23日,日軍被迫開始退守塔波喬山以東的狹小山穀。當時,齋藤義次中將的第43師團殘部全部盤踞在1000碼寬的山穀裏麵,靠著懸崖峭壁和眾多山洞死守,這就是著名的“死亡穀”。
美軍在500號高地進行激戰
在作戰過程中,美國陸軍的第27師進展非常緩慢,結果師長拉夫爾少將被撤職。可是“死亡穀”之戰的進展仍然非常緩慢。之後,左翼的美國海軍陸戰隊第2師攻占了塔波喬山。到了30日,哈裏?施米特少將指揮的海軍陸戰隊第4師終於突破了“死亡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