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甘於貧窮

在大多數人看來,貧窮,是一個難以治愈的頑疾,是人世間一切卑賤的生活思想和犯罪作惡的源泉。

很多人一旦陷入貧窮,便會認為目前的貧困處境已經決定了自己的命運。便視貧困為正常的狀態,而甘願貧困。於是開始向貧困的環境屈服,開始詛咒這個世界,讓自己沉浸在可憐之中,覺得自己已別無選擇。

其實不然。人生在世,最要緊的不是你所處的位置,而是你努力的方向。何時、何地以何種方式開始你的一生,這是無法選擇的。雖然一生下來就處於一種身不由己的客觀環境中,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通過你主觀的努力,你的選擇也會越來越多,你的貧窮境況無疑也會逐漸改善。

然而如果你把貧困歸結為自己的命運,那麼,貧困便會真的困厄你的人生。

所以,千萬別掉進窮苦的陷阱裏,讓窮苦牽絆住你前進的步伐。

誰給你下過愚蠢無比的判決,說你不能從貧困中脫穎而出,成為一個出類拔萃的人呢?

許多事實證明:最窮苦的人也有位於頂峰的時候。世界上的一切產業,隻要人們勇敢地堅持去努力,就會獲得成功。那不受歡迎的貧困境遇,就能盡行消失。

因此,無論你目前的生活多麼貧困,地位多麼卑微,也不要讓它剝奪了你獲取成功的信心和權利。看看那些從貧困中崛起的成功人士吧。他們無論多麼貧窮不幸,都輕視命運,自信隻要努力奮鬥,好的日子就在後麵。

事實也的確如此。

世界,為每個人都預備著美好的境地,每個人都有爭取這美好境地的權利。隻要你能恰到好處地運用這一權利,努力向前,最終一定會脫離貧困的境遇,獲得驚人的成就。

幼時的林肯,住在一所粗陋的茅舍裏,既沒有窗牖,也沒有地板,茅舍處在曠野之中,距離學校非常遠。沒有報紙書籍可以閱讀,更缺乏生活上的一些必需品,他一天要跑十幾公裏路到簡陋不堪的學校裏去上課;為了自己的進修,要奔跑上百公裏路,去借幾冊書,晚上則靠燃燒的木柴發出的光來閱讀。後來,隻受過一年正規學校教育的林肯,通過自己堅忍不拔的信心和努力,擺脫貧困,並一躍成為美國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這種偉大的成功,同樣也在等待所有那些不甘窮苦、富有奮鬥精神的人們去享受。

可見,對於有自信和勇敢的人來說,貧窮不但不能扼住命運的咽喉,還會成為人們努力奮鬥、走出貧困的最有利的出發點。

正如一位哲學家所言:“赤貧時產生的雄心,比其他來得切實而有力。”

貧窮能激發人們潛在的力量。沒有貧窮刺激,這股力量也許永遠不會爆發出來。試想,林肯如果生長在一個富裕的家庭裏,進過大學,也許,他永遠不會成為總統。隻因他和貧困對抗著,潛力迸發出來,才使他成長為一代偉人。

所以,假如你的生活是從窮苦中起步的,千萬不要怨天尤人,甘願做窮苦的奴隸,不要讓自己的一切行動為窮苦製約,更不要嫉妒那些有錢有勢、不需自謀生計的人們,隻要你具有強大的自信和勇氣,你就會獲得超過金錢千百倍的力量,走出窮苦的樊籠,立身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