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戴爾?卡耐基的奮鬥之路
那是一個寒冷的冬夜,2500位男女擠進紐約賓夕法尼亞飯店的舞廳。七點半不到,這家寬敞的舞廳裏已座無虛席,8點鍾的時候,那些情緒熱烈的男女,還在往裏麵湧。
連走廊裏也擠滿了人,遲一步進來的,要找個站立的地方都很困難。他們疲憊地工作了一整天後,為什麼還要來這裏站一個半小時?是觀賞時裝表演,還是看大明星登台實況演出?
不,都不是,這些人是看到報上一則廣告而被吸引來的。那是前天,他們從紐約的《太陽報》上,看到一則整版的引人注意的廣告。
廣告上是這樣刊登的:“增加你的收入,學習如何有效力地講話,準備做個領導者的資格。”
信不信由你,在這個世界最繁華的都市裏,在社會不景氣的情況下,有20%的人口依賴救濟金生活的時候,有2500人由於看到那則廣告,從家裏趕到賓夕法尼亞飯店去聽演講。
這則廣告不是刊登在普通的小型報紙上,而是登在紐約市最著名的《太陽報》上。《太陽報》的讀者,大部分是社會上層人士,一般是高級職員、老板和企業家等,他們的年收入從2000美元到5萬美元不等。
這些人從四麵八方趕來,聽一個最實用、最新穎的“人際關係”演講——由戴爾?卡耐基演講研究會及人類關係講習會主辦。
2500位工商界人士為什麼來參加這個演講研究會?
是由於社會不景氣而產生的求知欲嗎?
顯然不是……因為這種研究會的課程已經舉辦24年了,而且每一季在紐約市的演講都會被熱情的人們擠得水泄不通。
在此期間,有15萬名以上的商人和專業人士受過戴爾?卡耐基的訓練。甚至於那些規模宏大、寧願守舊、不輕易聽信人的機構,也在自己機構裏,為他們的普通和高級職員舉辦了這種訓練課程。
這些人離開小學、中學或大學已經十幾二十年了,再來接受這項訓練,這是對我們教育製度存在驚人欠缺的一項明證。
他們要研究、學習些什麼?這是一項重要的問題,為了要找出這個答案,芝加哥大學、美國成人教育協會和青年會聯合學校曾經費了兩年時間,付出25萬美元的代價,做了一次調查。
調查顯示,成人最注意的是健康,其次是想知道關於人與人之間交往的藝術。他們不希望成為一個演說家,也不要聽那些深奧的心理學,他們希望聽到立即可以在事務上、社交上、家庭中所能應用的建議。
美國成人教育協會四處尋找這類學識的教材,可是他們發現從來沒有人寫過這類書——幫助人們解決人際關係中的日常問題的書。
這該是個謎了,從悠久的曆史文化到現在,關於希臘和拉丁文以及高等數學的深奧著作極多,而這類著作眼前並不受一般成人歡迎。可是,關於一般求知若渴者所重視的一類書,卻完全沒有。
這就告訴我們,為什麼有2500人冒著嚴寒,為了那則廣告,迫切地擠進賓夕法尼亞飯店的大舞廳去。很明顯,這裏有他們尋求已久的東西。
從前在學校時,他們看過很多書,相信擁有從書本上得來的學識可以解決一切的問題。可是在事業中掙紮了數年,曆經過困難與挫折後,他們深深地感到失望了!他們發現許多建立起重大事業的成功人士所具有的知識,並非是過去從課本上所學到的。那些成功的人士,善於談吐,能移轉或是影響他人的思想。
紐約《太陽報》上的廣告指出,參加那次賓夕法尼亞飯店的集會意義非凡,而事實也確實如此。
18個曾經學過這門課程的人,被請到麥克風前……其中15個人,每人用75秒鍾的時間,說出他們學習前後的情形!隻有75秒鍾的演講時間,接著是“砰”的一下擊槌聲,主席就大聲說:“時間到了,下一位!”
這件事進行之迅速,就像一群水牛奔過平原,而觀眾站立一個半小時,就為觀賞這樣的表演。
麥克風前演講的人,幾乎囊括了美國商業界的橫斷麵,有連鎖商店高級職員、麵包商、商業公會會長、銀行家、卡車推銷員、化學品推銷員、保險商、造磚公會秘書、會計師、牙科醫生、建築師、威士忌推銷員、藥劑師和律師。
第一位講員叫奧海亞,生長在愛爾蘭,隻讀過4年書,漂泊到美國,從事機械方麵的工作,後來換了職業。在他40歲的時候,家裏人口漸漸增多,需要較多的錢來維持生活,所以他改行嚐試銷售卡車。奧海亞有自卑心理,照他所說,他去一家公司的辦公室前,要在外麵徘徊很久,然後才鼓起極大的勇氣推門進去。他做這項推銷工作已感到乏味灰心,正準備回到機械工廠做他原來的工作時,有一天他接到一封信,請他到卡耐基演講研究會去。
奧海亞不願意參加這個研究會,他怕跟那些受過大學教育的人交往會使他坐立不安。可是他的妻子堅持要他去!她說:“也許對你會有點益處。上帝知道你需要這些。”奧海亞聽從妻子的勸說來到集會地。他對自己尚未有充足的勇氣,走進大廳前,在人行道上徘徊了5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