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清才取得封神榜,解除了眾神厄難,元始就立即反應過來,做出應對措施,黃清對此那是萬分佩服的。人教當興,這毋庸置疑,大劫之時人皇更有與天帝直接叫板的能力。天地人三皇,實則都是“人皇”,隻是為了對應三才之數,才有天皇、地皇、人皇的稱謂。天帝統禦三界,是由聖人敕命所封,而天地人三皇卻是有天道所定,證得人皇道果,便無災無劫,非人族不可得,因此才有伏羲投胎轉世為人一事。
大劫來臨時,要想保住自身,便要有實力,而天界大帝位高尊崇,掌握著眾多仙兵仙將,隻要到時襄助有實力的人族帝皇一統人族,那麼人皇晉位的時候,自己才會可能安然渡過大劫。所以三界中的各位大神通者才會不遺餘力地輔助人間帝皇,元始才會迫切掌控天庭各方勢力,當然盧聖收服一眾妖怪也是為了壯大道教實力。
“玄門看來還是避免不了內鬥,但我無論如何都不能讓佛教再次從中漁利,從而坐大。”黃清思忖良久,都不知道如何解決玄門內鬥這個問題,於是他幹脆就不想了。這倒不是黃清對佛教有偏見,也不是因為他與準提結仇,而是佛教教義本身太偏頗,使人逆來順受,不能教化人族眾生。放下心事,黃清轉眼望向手裏拿著的封神榜,一臉沉思之狀,他總感覺這封神榜蘊含著莫大玄機。
都說聖人洞明陰陽,知曉天機,不生不滅,無可匹敵。其實,聖人還是有很多事情不知道的,譬如對先天靈寶的下落,又或對人皇的選定,聖人都隻能掐算天機勉強知道些許。真正對萬事萬物洞察明了的是天道,是鴻鈞,聖人一天不證混沌大羅道果,就仍是螻蟻。
這封神榜便屬於先天靈寶。盤古開天辟地之初,誕生三件先天靈寶,分別是天地人三書,佛教又稱之為三藏佛經。一藏談天,就是這封神榜;二藏說地,是那地書;三藏論人,便是生死薄。這三本書雖然看起來不像是頂級靈寶,但黃清仍然記得當年紫霄宮裏鴻鈞賜給鎮元子地書時說的話,鴻鈞道:“這地書雖然比那盤古幡、太極圖遜了些,但你若是能把它的妙處全掌握住,以之證道也不算差。”
黃清一想到這裏,就肯定這三本書裏藏著天大的秘密,再說鴻鈞當年在紫霄宮分寶的時候,什麼靈寶都肯舍去,偏偏就沒把這封神榜賜給眾位弟子,這其中玄機令人費解。黃清當然不會單純地認為,鴻鈞乃是不想讓弟子借這封神榜庇護門人逆天行事。黃清如是一想,就立即定下心神,把神識慢慢往封神榜搜去。黃清的神識方到封神榜邊上,就遇到一股阻力,這股阻力好是奇怪,黃清神識力量加大,阻力也隨之變大,神識力量變小,阻力也跟著變小。
黃清心神大動,知道自己壓對寶了,這股力量不同於一般的法力,似曾相識,但又偏偏毫無印象。黃清不信邪,立即把自身神識束成一絲細線,猛然向封神榜正中刺去,黃清的神識何其龐大,便是老子也多有不如,但這封神榜上的玄力竟然阻擋了好一陣才被黃清刺穿一個微小的洞,把神識溜了進去。黃清一進到封神榜內裏,就感到無比的震撼,實實在在的震撼!
隻見黃清現在位處一座恒星之上,映入他眼簾的竟是無邊無際的星空,繁星點點,與封神榜外麵的世界並無二樣。佛教曾說三千大千世界,又有三千小千世界,但那隻不過是眾聖人用納須彌於芥子之術開辟出來的空間罷了,與這卻是有很多不同。黃清從震撼中回過神來,忽的把神識向四麵八方延伸而去,黃清的神識無比龐大,瞬息之間便搜過了多達上百億光年的星域。
就這時,黃清再次感受到那股熟悉玄力的存在,但這力量玄之又玄,竟然比黃清的神識還要龐大了許多,黃清分明感到它像是活的。活的!?黃清大吃一驚,神識一下子收了回來。黃清腦海中一一閃過眾多畫麵,倏然記起了一些事情,黃清思忖一會,便把神識從封神榜中撤了出來。(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