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回 遮婁其:紫陽道凡塵應劫 超日王假道伐虢(概要)(2 / 2)

〔宋〕陸思誠《陸彥孚記》稱張伯端“坐累,謫嶺南兵籍。”這“坐累”兩個字作何解釋?清《康熙臨海縣誌》給出的答案是:張伯端“性嗜魚。在官辦事,家送膳至,眾以其所食魚戲匿之梁間。平叔疑其婢所竊,歸撲其婢。婢自經死。一日,蟲自梁間下,驗之,魚爛蟲出也。平叔乃喟然歎曰:“積牘盈箱,其中類竊魚事不知凡幾!”因賦詩雲:“刀筆隨身四十年,是非非是萬千千。一家溫飽千家怨,半世功名半世愆。紫綬金章今已矣,芒鞋竹杖任悠然。有人問我蓬萊路,雲在青山月在天。”賦畢,縱火將所署案卷悉焚之。因按火燒文書律遣戍。

(滹沱按:

一、印度人創建的道教全真教龍門支派

西竺心宗:公元1659年,印度人創建的道教全真教龍門支派。印度人雞足道者,據《金蓋心燈》所述,他自稱本月支國人,名野恒婆?(門中者字),自印度來華,居雲南雞足山修煉,所精唯“西竺鬥法”,稱為“西竺心宗”第一百代。該派地位頗為特殊,道教全真龍門不認其為正宗。該派以龍門派目傳延,實際上應該說是龍門戒法與佛教密宗結合的道派。參百度百科《西竺心宗》flyingship等。

二、改信

就如同有的中國人不信道教、佛教,改信基督一樣,信仰受到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的影響。譬如太平天國以基督教起家一樣。當時,以佛教彌勒轉世作為聚眾造反的由頭,已經被各朝各代的前輩們用爛了。而西方國家借第一次鴉片戰爭勝利之機,推行基督教,用來作為文化同化和聚攏統治本地勢力的工具。洪秀全借勢而起。後來基督教教皇特使來收編洪秀全,誰知洪秀全要做的是“上帝第二子、耶穌弟弟”,讓教皇特使磕頭,還“平定時,不惟英國通商,萬國皆通商,天下之內皆兄弟也。立埠之事,候後方定,害人之物禁。”禁止鴉片,同時不承認清政府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對於列強來說,宗教是虛的,利益是實的,教皇之位還有無數紛爭呢,更別說同教就不談利益了。損害了列強利益,就被清政府、列強聯合絞殺了。

三、平等:

佛教的“眾生平等”,和基督教的“上帝麵前人人平等”,異同初論

佛教的妥協:(待核實)當初佛教教義比較激進,推行廢除奴隸製度,周圍國家比較抵製,後來與統治階級(貴族)相互妥協,隻反對吠陀教、古婆羅門教的婆羅門階級(宗教階級,種族製度第一位),大興。

基督教的妥協:公元一世紀,羅馬奴隸製帝國社會矛盾日益尖銳時期。耶穌是反抗軍的首領,就如同洪秀全。剛誕生的基督教反壓迫等,和羅馬傳統的信仰差異極大,而且還不信羅馬諸神,遭到了羅馬皇帝的迫害,但它提倡的種族平等觀念深受羅馬下層民眾的擁護。基督教徒在羅馬統治者的壓迫下越來越多,在帝國東部的一些省能占到人口的一半以上。耶穌死後,隨著基督教影響力的擴大,羅馬帝國的一些上層貴族開始信奉基督教。在這些上層貴族把持下,基督教逐漸放棄了它反羅馬、反壓迫的精神,而且在這些貴族的宣傳下,羅馬皇帝逐漸認可了基督教。為了籠絡基督教徒,392年正式成為羅馬的國教。關於妥協,比如,《聖經》““十誡”規定“不可貪圖別人的房屋;也不可貪愛別人的妻子、奴婢、牛驢或其他東西。”意思是每個人都有不侵犯別人私有財產的義務,同時也享有自己的私有財產不被侵犯的權利。”社會矛盾不尖銳時還好,但當生產資料、資本的滾雪球效應,導致社會貧富差距懸殊,平民生無糊口之糧、死無葬身之地等時,是反抗壓迫、避而不談該條誡,還是接受壓迫、將該條應用於保護教士、貴族、資本家財產地位,那就是個宗教技術問題、站隊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