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演講的藝術 8.讓演講的結尾更圓滿
戴爾·卡耐基說:“當聽眾聽到最愉快的頂點,你就應該設法早些結束了……”
演講既要“鳳頭也要豹尾”,演說的結尾如同演說的開端,都是演說中的最關鍵處。看一個演說者,是無經驗,還是顯得老練?是敏捷,還是笨拙?往往隻看其演說首尾兩端就可以判斷清楚。
那麼,怎麼避免這種不圓滿的結局呢?那就要事先預備好結束語。曆代極成功的演說家如卡耐基、葛萊斯通、孫中山先生等人,都覺得應當把演說的結束語寫下來,並記清那些字句。初次演說的人更應如此。他應該很清楚地寫下用怎樣的詞句做結束,並在演說前把結束語溫習數遍。在每次溫習時,措詞可不必雷同,隻要意思達到了就可以了。
怎樣預備結束語使演說圓滿地結束,有以下幾個方案:
1歸納法
演說者即使在三五分鍾之內,也常常能講許多內容,涉及好些事情。他演說結束了,到底主要講了幾個問題,聽眾還是模糊不清,抓不住要領。不少演說者以為,他該講的都講了,聽眾應該把說的要點都印在腦子裏,和自己一樣明白。實際不然。因為,演說者對自己所要說的話,思量過多少遍,而聽眾,在聽講前,完全是陌生的,演說者不明確把要點揭示出,他們一下子何以會和演說者一樣清楚呢?因此,要想讓聽眾徹底明白到底自己講了些什麼,在演講結尾的時候做適當的歸納總結,是非常有必要的。
卡耐基曾為演說詞結構擬定一個格式:開端——告訴聽眾你將要談什麼問題;中間——詳細談這些問題;結尾——把所談的問題簡明的概括一下,做個總結。
2鼓勵法
在某些演說中,可以用熱情洋溢的話,稱頌聽眾,提出希望,作為結尾。
裏根在《世界的希望,就寄托在這種友誼上》的演講中是這樣結尾的:
青年朋友們,曆史是一條長河,它用波浪裹挾著我們。但是我們可以駕船航行,選擇方向,同舟共濟。風高潮急,一次富有成果的長途航行的機會正在掌握著我們。我們已經作出了選擇,我們將繼續我們新的旅程,但願我們一路順風,永遠生活在友誼和平之中。
3幽默法
在演講開始的時候來一點幽默,能令聽眾輕鬆愉快,注意力集中,並且對你產生好感。如果在結束演講時也能來一點幽默,必定能升華你的演講,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因而,當你要說再見的時候,最好能使人們笑。假如你有能力這樣做,並且有材料,那好極了!但是怎麼做呢?每個人都應當按自己特有的方式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