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3)

除夕前的最後一天,宋勤在下午兩點前快馬加鞭地結束了所有工作,利落地關閉電腦,下了班。

回家之前,她趕了一趟集市采購了一些年貨,拎著滿滿兩大袋,往出租車裏一鑽,終於鬆了一口氣。

窗外的景色和往常一樣,隻是路邊的樹上添了好多串大紅燈籠,喜氣陡然間躍出青色的樹枝。她側頭欣賞充滿年味的一條街,熱鬧之餘不免有一絲落寞。

她有兩年沒有回老家過年了,時間久了也成一種個人習慣。父母很早離異,分別組成了新的家庭。爸爸那邊有了新的孩子,媽媽再嫁的男人本來就有一個女兒,每逢過年是他們各自忙碌和團圓的時光,也是她不太適合出現的時間點。為避免尷尬,她留在這座城市過年是最輕鬆自在的。

在車上,微信工作群已經紛紛跳出了新年祝福語,也有人在商量團圓飯吃什麼好。

宋勤和大部分打工人一樣,下了班也是習慣拿起手機不停地刷群裏的消息,生怕漏了什麼。她一邊看一邊捏一捏酸脹的後頸,不時地和司機聊幾句天。

司機是一個直腸子的人,問她多大了,她回答二十七歲。

“二十七?那還小啊。”司機笑笑說。

“是嗎?我感覺稱不上小了吧。”

司機又問她在哪裏上班,她也告訴了他。

“花係緣啊?我好像聽說過。那款APP挺熱門的,我周圍也有人下載。”司機趁等紅燈的時候喝了一口水,繼續嘮嗑,“那你是小紅娘啊?”

“也可以這麼說吧。”

“我以為做媒的都是阿姨輩的人,沒想到現在什麼都年輕化了。”司機感歎世界變得快之餘嘮叨一句,“那你自己應該有對象了吧。”

宋勤未來得及回答,善良的司機已經改口:“我好像說了句廢話,是吧?如有冒犯,你就當沒聽過。”

“我還沒對象。”宋勤直說,“其實我已經單身二十七年了。”

司機嗬嗬笑了,似乎覺得這句話挺有趣的,補話說:“正常,很正常啊,這種情況現在也多見。”

宋勤不再多言,低頭看微信群。

回到家,宋勤點了一份外賣,吃完後開始收拾屋子,陸續忙到近八點。等下樓倒了所有的垃圾,回屋後疲倦地踱了一圈,欣賞一下客廳牆上掛的春聯、飯桌上擺放的鮮花盆栽、長幾上擱著的橘子葡萄和柿餅、櫃子裏的兩大罐堅果,忽然覺得這一刻也挺有年味的。

感覺到累,她決定早些睡覺。不過睡前手機屏幕彈出一條來自茹姐的消息,她又提起精神。

茹姐是花係緣的VIP會員,為她提供全方位托管式的服務是宋勤的職責。不過茹姐是很有性格的女人,線下的各種社交活動大多拒絕,傳給她的男會員資料,她也是意興闌珊地掃一眼。這讓宋勤猜測她現階段並不想結婚,來花係緣不過是為了給家裏人一個交代。

“明天又有人等著看我笑話了。”茹姐說。

“不會吧?現在飯桌上幾乎都不催婚了。”宋勤回複。

“不會明催,但是眼神和表情會透露出不少東西。”

“隨便他們啦,你坦然自信就好。”宋勤很自然地多加一句,“屬於每個人的緣分時間不一樣,有快有慢。”

茹姐沒有再回複了,純粹當這句話是笑話。

宋勤點開茹姐的微信頭像,放大看了看,是一張二十五歲拍的藝術照,距今有十二年的時間了。

十二年,白駒過隙,彈指一揮間。

說來所有形容時間的詞讀來都很殘忍,無論男女,在這些詞彙麵前會不自覺地折腰,感受到自身渺小。

每個人的容顏、存款、業績、目標,所有完成與未完成的,在時間這個對手麵前,有心無力。

對宋勤來說也一樣,她覺得時間越過越快,尤其是這兩年,然而對比飛逝而去的年月,自己擁有的就如同沙灘上無數堆小泥沙中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