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家居風水宜忌01(1 / 1)

前言

2009年2月9日《參考消息》援引阿根廷《號角報》2月2日文章稱:“大自然對大腦健康非常有益,一些研究證明:那些能夠透過病房窗戶看到樹木的住院患者,康複速度比那些看不到樹木的患者快得多。”文章說:“專

家指出,住在能看得見風景的房間裏的人發生家庭暴力的可能性遠遠低於那些隻能看到鋼筋水泥建築的人。交通堵塞和城市噪音也會增加人的攻擊性。”文章指出:“城市對人的身體和思維健康都會產生影響,甚至會改變我

們的思維方式。神經科學家和心理學家已經開始參與大城市規劃當中,希望減少城市對人的大腦的損傷。”

外國研究者很少懂得中國風水的實質內容,當然也就無法理解那些不符合風水布局的城市對人們身心健康的危害,不過他們的研究是嚴謹的,他們已經發現到人與自然不和諧是影響身體健康和影響思維的主因。中國人由

於有5000年的文明生活的經驗和傳統文化的薰陶,早己發現居住環境與大自然協調的重要性,並從根本上指出:天地人都是氣所生成。晉朝的郭璞歸納古人之發現,將人類謀求與天地協調的學問,命名為“風水學”,而以風

能散氣、水能聚氣之理論闡述居住環境要藏風聚氣,並有生氣、死氣之說。後之學者又逐步發現什麼樣的地形地貌能藏風聚氣,什麼樣的地形地貌不能藏風聚氣,並進而發現其他天體如日、月五星之運行對地球氣場的影響,

又由此推論出居室的室內布局和家具擺設的方位對氣流的影響,經過不斷的發現和不斷的取證,形成了一套有係統的風水理論。改革開放以來,近代學者勇闖“禁區”,紛紛著書立說,將中國古代風水學介紹給廣大讀者,使

許多對風水一無所知的人也知道住房要講究風水,尤其比較富裕的沿海地區對住房風水更加重視。麵對日益喧囂的城市對人們身心的損害,人們大膽地求訴於風水,廣州的《羊城晚報》開辟了一個風水專欄。以一問一答的方

式讓住戶與風水師溝通。

當客戶把這張報紙帶給我看時,我立即感到心有愧疚,為什麼我出了幾本風水書後,又裹足不前了呢,為什麼不把我的風水知識和幾十年的風水實踐繼續介紹給廣大讀者呢?在一股使命感的促動下,我完成了這本家居風水

著作。由於時間倉促和本人水平有限,疏漏和淺薄之處肯定難免,敬希讀者賜教。

作者

2009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