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打好“政治牌”,生意自然來 7.官生意是天下最大的生意(1 / 2)

第九章 打好“政治牌”,生意自然來 7.官生意是天下最大的生意

善做官的人,不一定會經商;能經商的人,肯定會做官。官場要權謀,市場求利益,相通又不相通,官員變成商人容易,但那必腐敗無疑;商人做官員也容易,其付出遠遠小於做商人所付出的艱辛和智謀。晉商是付出最多得到也是最多的商幫,官生意是天下最大的生意,做成了自己焉能不“做大”?

明朝為了抵禦蒙古而設立區邊重鎮,這些兵馬的生活和需要造就了一個高額消費區,為晉商的生存與發展提供了原始動力和機遇,使他們做起了“政治生意”。清朝時以介休範永鬥為首的山西八大商賈一躍為顯赫天下的“皇商”,取得了其他商幫無法享受的特權,為晉商開創了獨步天下的局麵。他們都直接或間接地接受皇家權力的支派,並甘當附庸以獲巨利。

介休範氏每年要交納內務府皮張若幹,從此走上了皇商之路。他們一方麵繼續經營邊疆貿易,另一方麵深入國內市場進行綢布茶糧貿易。範氏還是大銅商和大鹽商。康熙時,範氏經內務府奏請,承擔了一部分販運洋銅的業務,而且在這一業務中占有相當比重,經常擁有洋銅船六七隻,成為洋銅商中的大戶,從中獲取了巨大利益。範氏在長蘆、河東鹽區資本相當可觀。

到了清朝的中後期晉商達到了輝煌,他們充分利用官方的權勢,不失時機地取得“優惠政策”、“重點工程”和“大項目”,從中謀暴利,進而部分代官方“解餉”、運軍需、賑災,最後竟扮演起了國家銀行和財政部的角色。如果沒有與官方極為密切的關係,他們能得到這麼大這麼多的“肥差”嗎?隻有使自己的利益與官方的利益一致時,生意才能做下去,而且會越做越大,越做越順。

靠官維護,靠官謀利,官商合一,各取所需,在晉商中很普遍。能成為顯赫的皇商的,畢竟隻是個別,大多數晉商還是通過結交權臣及地方“父母官”,求得庇護,開展“業務”。

1921年版《山西票莊皮行商務記》中說:“考前清定例,凡屬公款在京則存戶部,在省則存藩庫,並無令存票莊之明義。所以存儲票莊者,官場與各莊老板來往之私人情耳。”那時,結交官場從而獲得巨大的利潤,已不是個別現象,而成了普遍的公開的秘密。

在京的幾個大的票莊都極力拉攏王公大臣,最著名的,如蔚盛長交好慶親王,百川通交好張之洞,協同慶交好慈禧太後的親信李蓮英,誌誠信結交兩廣總督葉銘琛,大德通交結趙爾巽和慶親王,三晉源交結岑春煊,日升昌交結曆任奧海關監督、慶親王、倫貝子、振貝子和趙舒翹等。慶親王和奧海關監督不止一家票莊招攬,票莊經理有時與督撫往來甚密,得其信任,亦步亦趨,雖調任也與之同行。票莊與官員已到了誰也離不開誰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