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外鄉人(1 / 2)

“真是他娘的熱死人了。”

岑佳華把手上的報紙狠命的扇了扇,卻發現迎麵而來的卻還是滾滾的熱浪。屁股下麵的人造皮革座椅就如同是繞紅的烙鐵一般,仿佛是要把人給烤成外焦裏嫩的燒烤才肯罷休。

現在,岑佳華開始有點後悔自己為了省下幾十塊錢而沒有搭乘出租車的舉動,不過想想自己現在算得上是百廢待興,到處是需要用錢的地方,他就忍了。

六月底,真是地處北回歸線上的田州縣一年中最為炎熱的時節,車窗外,熾熱的太陽拚命地向大地傳遞著無盡的熱量。沒有空調的中巴車就如同是一個巨大的鐵蒸籠,簡直能把人給蒸熟。岑佳華全身上下已經是濕透了,仿佛是剛從水裏麵撈出來一般。

岑佳華是在田州縣城的車站門口登上了這輛開往家裏的公共小巴士,本來以為車子會很快開起來,有風的話就不會感覺太過炎熱了。可是,因為車上人還沒有滿的緣故,車主硬是在路上五步一停,三步一挪,把車子開得比蝸牛也快不了多少,就是想再多招攬一些乘客。

生活就像是強奸,既然無力去反抗,岑佳華隻好是苦笑著無奈忍受了。

過了好久,中巴車上的乘客數量終於達到車主心中的理想人數,車子才在車內眾人的埋怨聲中提高速度,絕塵而去。

這時候,坐在車窗邊的岑佳華才感受到氣流帶了的絲絲涼意,身上難受的感覺逐漸少了一些。慢慢地,車內的氣溫降了下來,車廂裏麵的乘客開始從蔫頭蔫腦的狀態中擺脫過來,又恢複了精神,不斷地和身邊的熟人開口聊天。

這趟車是從田州縣城開往田州最北部的義圩鎮的私人小巴士,全程60多公裏,乘客大多是沿途村鎮進城趕集買貨的鄉民。偶爾就是像岑佳華這樣從外地來的人。

畢竟,田州縣是一個邊遠落後的內陸山區,這裏也不是什麼旅遊勝地,一年到頭也不會有什麼外地人出現的。

現在已經是臨近夏收的季節,車上的鄉民們談論的中心主要是今年的夏收。

田州縣地處熱帶,氣候炎熱,降水豐富,曆來是桂西地區重要的水稻產區。不過,由於最近幾年以來,種子、農藥和化肥等生產資料的價格不斷上揚,但是水稻的價格卻依舊增長緩慢,這樣以來,種糧的收益卻不見有所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挫傷了農民種植水稻的積極性。

現在農村裏麵的年輕人大都已經跑到廣東一帶進廠打工了。雖然打工可能比在家裏辛苦,又不自在,但是一年下來總歸能掙上幾千大洋,總比在家裏死守著幾畝田地要好多了。

至於經濟作物的種植,由於農民在資金、技術、管理和銷路上存在著諸多的缺陷,很難形成規模,更談不上有多少的效益了。雖然國家現在免征了諸多的農業稅,甚至還有返還的一些補貼,但是,相當部分的農民收入還是呈現緩慢增長的態勢,相比之下,物價的上漲倒還快一些。

聽著車上鄉民們的議論,岑佳華的心裏還是感觸良多,在中國,最辛苦的永遠是農民。

岑佳華的目的地就在距離縣城30多公裏的榕樹村,聽說以前是一條破爛坑窪的砂石路。甚至那些本地的司機都是視這條路為鬼途,很是不樂意往這個方向來。

不過現在好了,村村通的工程讓這條路變成了一條寬敞的柏油路,和過去相比那真是天壤之別。

車子在柏油路上那叫一個風馳電掣,隻是過了不到半個小時,中巴車就已經停在了榕樹村的村口。

榕樹村的村口有幾棵巨大的榕樹,每一棵都是五六個成年人才能合抱過來,榕樹村也是因此而得名的。這些榕樹構成了一片占地10多畝的榕樹林,是榕樹村全村老小休閑時候納涼的最佳去處,也是進出榕樹村的候車處。

岑佳華身上背著一個李寧雙肩包,左手提著一個裝書的紙箱,右手拉著一個行李箱,走到了榕樹下的陰涼處。

岑佳華要去的地方是榕樹村西邊的蓮花水庫,而榕樹林在村東頭,兩者之間大概間隔了5裏地,岑佳華帶著這麼多的行李,在這麼炎熱的天氣要想自己回去回去實在夠嗆的。

放下行李,岑佳華一屁股坐在了村民們用來納涼用的水泥墩,從口袋裏麵摸出手機,想找找認識的人開摩托車來接自己一下。

可惜,岑佳華撥了幾個電話,那些認識的人卻都在天裏麵忙活,沒有人有空。畢竟現在是夏收的季節,地裏的莊稼已經成熟,必須是搶收入庫才是,要不然,幾場大雨下來,一季的收成就全部泡湯了。

就在岑佳華一籌莫展的時候,身後傳來了一陣摩托車刹車的聲音,接著,一個熟悉的聲音響了起來:“佳華哥,你怎麼坐在這裏啊?”

岑佳華連忙回頭,才發現是榕樹村村長的小兒子阿陽,正跨著他家的KTM125停在自己身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