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1 / 1)

序言

儒家思想形成,從孔子算起,已經兩千五百多年,而且它曾經作為官方哲學統治中國兩千年之久,其中經曆了不少曲折流變,但其理論體係卻逐步走向完善。鴉片戰爭後,西學東漸,儒家試圖用儒學解釋西學,但由於封建社會的覆亡,儒家思想的統治地位也在新文化運動“打倒孔家店”的怒吼聲中覆亡,儒家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打擊,但這也促使了新儒學的誕生,使儒學得到了現代闡釋。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國社會處於激烈的社會轉型過程中,人們的意識受到市場的衝擊,出現了重大的道德危機,同時由於尋根的民族情結,產生了一股巨大的國學熱浪潮!儒學作為國學之首衝必然得到人們更多的關注!儒家思想在現代社會得到新的生機!

如果說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國學熱有更多的非理性因素,那麼新世紀的國學研究需要更多的冷靜與理性,需要人們更全麵更細致的了解儒家的思想,領會儒家思想的精神內蘊,提取儒家思想的人生智慧為我所用!本書就是介紹儒家思想與智慧的通俗讀物,通過介紹儒家的修身之道、處世之道、為官之道、學問之道等來讓讀者對儒家智慧有一個全麵而生動的認識。

儒家智慧是鮮活的、生動的人生智慧,在日常的灑掃應對與行居坐臥之間彰顯智慧,在儒者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中也透露生活的真諦!這裏不但有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豪言壯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博大胸懷,“君子以自強不息”的進取,而且有“溫良恭儉讓”的儒雅,“關關雎鳩”的生趣,“兼濟天下”的曆練,“下筆如有神”的才情!

任何一種思想都包含著對人生、他人、社會和宇宙的認知,並且還要延而廣之,人們還需要對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關係的有所認識!人總是處在各種關係的包圍之中,我們每天不但要麵對他人,麵對社會和大自然,還要麵對自己的心靈,我們要處理和他人之間的關係,處理和社會的關係,處理和自然的關係,還要不時的處理與自我的關係。在現代社會,人們試圖要用科學來征服大自然,用法製來解決公共領域和私人領域的利益衝突問題,用各種娛樂方式來解放自我,看上去好像人們已經可以妥善的處理好各種關係了。但是現代科技的發達能夠真正解決人與自然的衝突嗎?法律能解決道德的淪喪嗎?瘋狂似的娛樂能解決內心的空虛與失落嗎?

儒家思想以其對生活和生命的深刻認知,提出了解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他人和人與自我關係的一係列方案。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上儒家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張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相與為一;在人與社會的關係上提出了天下大同理想,主張民為邦本、以和為貴;在人與他人的關係上提出仁者愛人的思想,主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處理與自我的的關係中提出修身誠意,主張慎獨自省,格物正心。儒家思想在處理各種社會關係時展現出獨特的甚至超越時空的智慧

高節奏的現代生活,有時讓人覺得無奈、躁動與麻木,希望儒家的智慧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給你激勵,能在為人處世中給你智慧,能在忙碌的生活給你恬淡與閑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