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基的神話締造
李兆基,香港富豪,在 2008年福布斯百富榜香港富豪榜上,位居第三,身家為 230億美元,折合 1569億人民幣,排名僅次於李嘉誠及郭炳湘三兄弟;在 2009年福布斯百富榜香港富豪榜上,蟬聯第三;在 2010的該榜上,排名第二。李兆基是香港首屈一指的地產發展商,任香港恒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主席、中華煤氣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主席、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副主席。他曾榮獲亞洲企業家成就獎,被稱為亞洲財神。
李兆基在 20多歲的時候,懷揣 1000元錢,隻身來到香港,用了五六十年的時間,雄踞香港富豪榜第三位。李兆基的成功秘訣,是許多財經專家都在探尋的問題。
李兆基的孩童時代,是在父親經營金銀飾品的小鋪裏度過的。從小耳濡目染,李兆基對經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上世紀 30年代中期,李兆基的父親在廣州開了一家銀莊,小學畢業的李兆基就隨父親來到廣州,在父親的銀莊裏打雜,而他的創業生涯也就從此開始。
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中國,戰亂頻繁、動蕩不安,李兆基每日在銀莊裏接觸大量錢財,親眼目睹通貨膨脹貨幣貶值之後,身價不菲的富翁幾天內便隨著鈔票的劇烈貶值變得一文不名。年輕的李兆基從中悟出一個道理:鈔票隻是浮財,擁有物業才是真正的恒產。這個道理,讓李兆基終身受用不盡。
李兆基雖然隻是小學畢業,卻因為從小就給父親打工,練就了一身“絕技”:李兆基用算盤計算,快過電腦;李兆基記憶力驚人,恒基 100多樓盤,他都記得清清楚楚,哪裏進度如何,哪裏麵積多少,隨口可出。李兆基的座右銘是:“先疾後徐,先聲奪人,徐圖良策。”他認為凡成功最不可或缺的,就是培養自己的能力,做事前先準備,有獨到眼光,方能先人一步。
作為一名成功的企業家,李兆基創新的經營模式,超級的創富本領,
以及對待財富的態度和原則,得到了公眾的認可和欽佩。
李兆基在談到個人財富問題時,曾如是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
浮雲。”他始終認為,不擇手段,沒有道義,發達了也沒有用,致富應該
有自己的原則和理想。李兆基對於投資理財,有自己的一套理論。
李兆基始終認為,小富由儉是至理名言。
創富,第一桶金最重要,有了它,才有了發展的基石,才能夠走向成
功。李兆基說:“做人最忌的是日賺日花、入不敷支,如果有了本錢,能
夠安定下來,失業時也不用彷徨。”白手起家的人,第一桶金就來自勤儉。
李兆基奉勸年輕人,賺到錢千萬不要花光,而要儲蓄下來。“所謂大富由
天,絕不是聽天由命,而是指順應天時地利,絕對不可強求。財來有因
果、有緣由、有機緣、也有福分。一旦明知不可為而為,勉強的後果早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