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語 給踏入青春期孩子的叮嚀(1 / 1)

結束語 給踏入青春期孩子的叮嚀

——感受成長,享受快樂,也享受煩惱!

作為十一二歲的孩子,不要急著長大,也不要拒絕長大。告別童稚,長大成人,這是一個漫長而神秘的過程。成長的腳步離不開煩惱,記著坦然地去接受這個過程:感受成長,享受快樂,也享受煩惱!這是本書送給孩子的最後的叮嚀。

邁進青春期的大門,幾乎所有的孩子都一樣,開始渴望獨立。身體內仿佛被某種躁動的情緒填滿了,也不想被動地聽從父母的安排,可是父母的權威又怎麼是小孩子隨便挑戰的呢?因此,煩惱就隨之而來了。 其實,這是每個少男少女都會經曆的一個成長過程。這個時候,這種煩躁產生的原因是自我意識的覺醒。這個時期孩子的獨立性急劇增強,開始渴望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用自己的標準來衡量是非曲直。而這種從被動的聽從到主動的探索,從對長輩的依賴到自我獨立的轉變,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必由之路。

青春期的孩子情感十分濃烈,有時候熱情奔放,有時候有又傷春悲秋,並且情緒的差異性表現得十分突出。尤其是對於敏感的孩子來說更是如此。他們可能會因為一句讚揚開心不已,也可能會為一點失意而抑鬱哭泣。甚至可以為了一件不起眼的小事莫名地煩惱、焦慮好幾天,這種表現在女孩子中會多一些。其實這種情況都是正常的,千萬不要覺得自己得了什麼病而遠離人群。在這個時期,有些孩子的行為表現不是敏感而是衝動,這種表現在男孩子中會多一些。有關學者最新研究結果指出,人的大腦中有一個重要的控製感情和衝動的中心,這個中心要到成年早期才能夠完全成熟。也就是說,在青春期孩子的大腦中,這種控製神經的中心還沒有發育成熟。所以,青春期孩子的衝動行為是可以原諒的。

進入青春期的孩子,還有一個明顯的特征:他們開始變得神秘兮兮。結束了“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孩童時代,每個少男少女都開始有了自己的小秘密。往往這些小秘密他們不會告訴父母,因為,覺得父母不會理解。事實上,父母永遠是這個世界上最親的人,雖然父母的做法可能並不是孩子喜歡或希望的那樣,但是,拋開青春期孩子本身所帶有的那種逆反心理,客觀地體會父母的愛,青春期就會在父母的關愛中很輕鬆地度過。

不管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青春期意味著真正的成長,這個由不成熟到成熟的過程中,也許是漫長而痛苦的,因為要麵臨著既非大人,又非小孩子的尷尬遭遇。在這個時期,原本的孩童世界的規則已經被打破,而新的成人的世界卻還沒有建立。因此,矛盾與衝突是在所難免的。但正是這種矛盾和衝突的衝擊下,人才能夠更加強壯地成長。

所以,無論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的變化所帶來的衝擊,希望孩子們都能夠坦然接受。每個孩子都渴望長大,向往青春,但當青春期真正來臨的時候,並不是每個孩子都可以應付自如。這就是成長的過程,帶著快樂,也少不了煩惱。

沒有誰的成長是一帆風順的。希望每個邁入青春期的孩子,都能夠安全度過這個神秘而又特別的成長過度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