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女人懂得理財,人生就由自己掌控 第六章女人懂得理財,人生就由自己掌控 6財富是計劃出來的
不管是有錢還是沒錢,人生活在現在的社會裏,都應該有一個經濟計劃。人不像動物,隻要吃飽了肚皮就什麼都不管了,今天有食物今天就吃飽,明天沒有食物了就餓著。
今天有酒今天醉,明天沒酒喝涼水。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
現在有些年輕人不管自己的經濟狀況如何,總是在提前消費,貸款買房,貸款買車,一下子就使自己的經濟陷入困難的境地。後半輩子就圍繞著如何還貸款了。
兩年前,李玲還是個有錢人,家中存款不下10萬元,而今卻欠外債三四萬元。熟悉他的人都清楚,李玲是因為不善於理財,盲目攀比,才由富變窮的。
8年前,李玲和丈夫承包了10餘畝的大果園,由於市場上果品價格上漲,每年果園的收入均保持在3萬元左右。除去果園投資和上交承包金,李玲手中存款已到了10萬元左右。
後來村裏興起了建房熱,農戶之間互相攀比,有的農戶建4間大瓦房,有的農戶建5間平房,一家比一家房子蓋得排場,一家比一家花的錢多。受村民的影響,住房寬敞的李玲坐不住了,為了顯示自家的經濟實力,在與丈夫商議之後,李玲決定建一座上下8間的兩層樓。她請來一位工頭進行了預算,工頭說大約有10萬元足夠了。想到自家正好有10萬元存款,李玲頭腦發熱,立即申請地皮,請建築工程隊施工。在他建房的那年,建房所用的石子、沙子、水泥、鋼筋等原材料都有不同程度的漲價,兩層樓的造價成了12萬元。因為自家隻有10萬元,缺少的2萬元是從親戚家借來的。
樓房建成後,李玲搬進自己的新居,又發現家中原來的家具根本和新房不配套。為了美觀一些,她又從銀行貸了l萬元,購買了彩電、沙發、床及床上用品。這樣,連借帶貸,李玲外債達到3萬元。本以為好好幹上兩年就能還債,可連續兩年的幹旱,李玲的收入僅能維持生活。親戚及銀行屢次上門催款,李玲卻無力償還,雖然住著樓房,李玲和丈夫一點也高興不起來,債務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有些人之所以由富變窮,由存款戶變成欠債戶,其原因就是缺乏理財知識,盲目與別人攀比,消費時未考慮到自己的收入來源。本來生活不錯,卻因理財失誤造成返貧,其教訓是十分深刻並值得引以為戒的。
那如何管理好自己的錢財呢?這裏總結了管理財富的九條規則,我們可以借鑒:
(1)把事實記在紙上。亞諾·班尼特50年前到倫敦,立誌做一名小說家,當時他很窮,生活壓力大。所以他把每一便士的用途記錄下來。他難道想知道他的錢怎麼花掉了?不是的。他心裏有數。他十分欣賞這個方法,不停地保持這一類記錄,甚至在他成為世界聞名的作家、富翁、擁有一艘私人遊艇之後,也還保持這個習慣。
你我也一樣,必須去弄個本子來,開始記錄,記錄一輩子?不,不需要。預算專家建議我們,至少在最初一個月把我們所花的每分錢作準確的記錄,如果可能的話,可作3個月的記錄。這隻是提供我們一個正確的記錄,使我們知道錢花到哪兒了,然後還可依次做一預算。
(2)找出一個適合你的錢財預算。預算的意義,並不是把所有的樂趣從生活中抹殺。真正的意義在於給我們物質安全和免於憂慮。“依據預算來生活的人,”史塔普裏頓夫人說,“比較快樂。”
首先,你應該把所有的開支列出一張表;然後把所有的收入也列成一張表;對照之後,你就知道該怎樣花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