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十二經脈——人生下來、活下去的根本保證 11.手厥陰心包經——照顧好心包經等於照顧好心神(1 / 3)

第二章 十二經脈——人生下來、活下去的根本保證 11.手厥陰心包經——照顧好心包經等於照顧好心神

心包經從胸中開始,出來屬於心包絡,然後下行穿過膈肌,經過胸部到腹部絡於三焦。它的一條支脈,從胸中分出,沿胸線出於脅部,當腋下3寸處,上行至腋窩下,沿上肢內側中線,進入肘中,通過腕部兩筋之間,進入掌中,沿中指橈側,直出中指橈側端。另有一支脈,從手掌中分出,沿無名指出其尺側端,交於三焦經。

?指壓內關穴消除飯後睡意

【位置及取穴】:位於腕臂內側,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腕橫紋上2寸處取穴。

【功效及主治】:寧心安神,理氣鎮痛,和胃寬胸。主治腰痛,嘔吐,心悸,精神失常等。

有句老話叫做“餓了發呆,飽了發困”,現代人已經習慣了“飽了發困”的狀態。但是,這種現象是正常的嗎?其實,“飽了發困”是飯後嗜睡的一種表現。

飯後嗜睡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呢?現代醫學的解釋是,吃飯時由於胃腸功能的需要,血液被動員出來。當然,其中有一部分是從供應腦部的份額中抽調而來的,這種情況下,大腦的供血就會相應減少。血液是攜帶氧細胞的,腦部血液減少,氧細胞量也會相對減少,大腦缺氧的情況下,得不到充足的能量,使大腦興奮不起來,所以吃飽飯後很容易便想去睡覺。

另外,人們長期生活習慣已養成一種規律。進餐後總有一段休息時間,這也就為腦細胞由興奮轉向抑製狀態創造了條件,所以這時也容易發困。

倘若飯後感到陣陣困意向你襲來,讓你難以正常工作,請指壓手腕上的內關穴。指壓此穴可驅散困意,清腦爽神。

內關穴位於腕臂內側,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腕橫紋上2寸處取穴。我們如何才能準確地找到內關穴呢?比如要找左手的內關穴,就把左手心向臉伸出來,右手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並攏,把無名指放在左手腕橫紋上,那麼左手的內關穴就在食指的下邊。

圖:內關穴

指壓時,以拇指指甲垂直刺激兩邊的內關穴各5次,以略感酸脹為宜。之後再花2分鍾揉壓該穴道周圍,效果更佳。

此外,平時多按揉內關穴,對某些心髒病有立竿見影之效,比如冠心病、心絞痛、心律失常發作時,用力不停點按內關穴,每次3分鍾,間歇1分鍾,就能迅速止痛或調整心律。但重症急性發作的心髒病患者,病情發作時應立即服藥或去醫院,以免耽誤病情。

你還要這樣做——

生活中,我們如何避免困意,做一個精力充沛的人呢?

1.當飯後發困時,休息(坐或站)半小時,等血液供應均衡以後,起身活動一下肢體,適時的活動可以舒筋活血,通利關節,使大腦興奮起來。

2.使用香水、花露水、風油精、清涼油等具有一定刺激或芳香味的物質,通過聞其氣味來刺激神經,也可消除困意。

3.困倦時,不妨聽一些曲調優美明快、有激勵振奮人心作用的音樂,以愉悅身心;或看一些喜劇電影,在獲得歡笑中,興奮神經,驅除困意。

?考試緊張時可按勞宮穴

【位置及取穴】:位於第二、三掌骨之間,握拳,中指尖下。

【功效及主治】:清心瀉熱,開竅安神,熄風涼血,和胃除濕。主治心痛,心悸,顫抖,口瘡,口臭等。

相信很多學生及家長都聽說過:往屆有些考生平時學習成績不錯,但在一些重大考試中由於考試緊張而發揮失常,成績很不理想,甚至名落孫山。

高三學生王敏就是這樣一典型。她學習成績一向很好,可是遇到一些重大考試她就緊張。當考卷發到王敏手裏時,她的臉就會慢慢地紅起來,以至一直紅到耳根,額上也會滲出粒粒汗珠,拿筆的手也隨之微微顫抖。做題時,她一會兒從頭做起,一會兒又做最後一題,顯得心神不寧,焦慮不安。在這種情緒狀態下考試,她的成績總不能盡如人意。

其實,像王敏這種狀況的考生不在少數,是什麼原因導致他們如此緊張的呢?這主要是考生對高考的附加值考慮過多,把高考看得過重引起,過度憂慮而成。焦慮和緊張會造成考生在考場上發揮失常,因此無法取得理想的成績。

一旦遇到這種情況,可多按摩心包經上的勞宮穴。勞宮穴位於第二、三掌骨之間,握拳,中指尖下。

圖:勞宮穴

按摩手法采用按壓、揉擦等方法,左右手交叉進行,每穴各操作10分鍾,每天2-3次,不受時間、地點限製。也可借助小木棒、筆套等鈍性的物體進行按摩。

你還要這樣做——

如何預防和調節考試怯場心理?

1.加強飲食營養。考前多吃一些堅果類食物、蔬菜和各種豆製品,這些食物容易消化和吸收。考試當天不要吃得過飽,太油膩,否則會加重消化負擔,影響大腦工作效率。

2.考前學會放鬆。在高考、中考等重大考試前一天不再安排複習內容,而要安排輕鬆愉快的活動,例如去公園閑逛,看電影或在家裏聊天,或者聽一聽自己喜歡的音樂等。這樣可緩解考試前的緊張情緒。

3.保證足夠睡眠。考前要保證足夠的睡眠,足夠的睡眠不是睡得時間很長,睡眠是不能儲存的,太長反而不好,保證7~8小時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