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二十一世紀三大尖端技術之一。它創造的科技產品,將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企業產能的核心,智慧城市的下一個強勁風口,開啟無限可能的未來!”
葉行嘉在狹窄的會議室,為到訪公司的“大客戶”作項目演示,“感謝王總,感謝各位蒞臨洽談。我們是一家機器人初創公司。我們的目標是製造像電影《鋼鐵俠》中的賈維斯那樣,幫助我們工作的人工智能。”他壓住緊張,保持鎮定,指向會議室前台放置的一架機器人,“很榮幸向大家介紹,我公司自主研發的超級人工智能--伏羲。”
在座三位客戶隨著他的手勢看過去。
那名為“伏羲”的機器人靜坐不動,圓腦袋、方肚腩,外表呆萌,整體造型簡樸稍具科技現代感,但灰撲撲的金屬外殼毫不起眼,一時看不出這人工智能機器人有啥“超級”的地方。
“它現在還沒激活,看起來像在課堂上規矩而坐的小學生。”葉行嘉作出輕鬆的笑容,詼諧說:“請稍等片刻,載入智能程序後,伏羲立馬就活過來,火速去拯救人類世界。”
客戶紛紛新奇地打量機器人,禮節性地微笑著。會場氣氛看似活躍了一些。
“伏羲有先進的動態平衡係統,由智能模塊控製行走動作,能判斷指令,並完成初級執行工作。”
“它使用快充鋰離子電池組驅動,這是‘新時代的汽油’,高能電池組容量2KWH,它的耗能相當於一輛特斯拉電動汽車的四分之一。伏羲通過捕捉、辨識聲音和視像,它的傳感元件就像人的神經係統一樣協調運作起來……”
葉行嘉一邊為客戶講解著,一邊透過玻璃隔斷,焦急地瞥眼會議室外。公司技術部那裏,傑西帶領程序員正在緊張忙碌著,對伏羲的智能程序做最後的調試檢測。真要命!在為客戶演示的關鍵一刻,程序忽然出了點小故障,老天!事到臨頭,火燒眉毛了還出問題,這不是坑人麼。
這一次智能程序演示關乎公司的生死存亡。一旦客戶洽談失敗,絕無第二次機會,公司將麵臨倒閉關門。
在城市裏,每一天,不知有多少像他們這樣的初創公司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倒下,能殺出血路成功突圍的萬中無一,絕大部分創業者都死在了追尋夢想的路上。毫不誇張的說,從窗戶放眼望去,在寫字樓林立的城市之間,彌漫著無形的硝煙,舉目可見屍橫遍野,能在商戰中安身立足的幾乎都是實力雄厚的資本大鱷。小公司的生存出路隻有兩條,要麼被大企業收購;要麼就是做出技術過硬的尖端產品,找到重要客戶的支持,從而發展壯大。
這些年來為研發人工智能程序,葉行嘉禪精竭慮,為之付出無數心血,耗盡了公司的最後一筆資金,掏光了他和合夥人籌集的每一分錢,走到今天他已是精疲力盡,公司再不產出商業效益,他和他一手創辦的公司必死無疑。
今天,無論如何,他都得拿下這個難得登門來洽談的客戶。
公司裏一眾骨幹都是葉行嘉的創業夥伴。傑西,是他在信息工程係的老同學,公司的“二當家”、技術總監;唐媛媛是公司文員,小明是程序員,也是與他同校的師妹師弟。三人從畢業後就跟隨他創辦公司,開發人工智能技術運用,這些年一路攜手風雨艱難走來,個中辛酸苦辣滋味複雜一言難盡。如果公司做垮了,何以麵對這幫死心塌地支持他的夥伴?葉行嘉心急如焚,卻又不得不沉住氣,極力撐住場麵。他示意唐媛媛打開投影儀,先為客戶作ppt演示。
“人工智能,英文Artifitelligence,縮寫為AI。AI領域的研究包括機器人;語言、圖像和人臉識別;自動程序設計;信息處理、智能編程和搜索,以及複雜而龐大的智能管理係統任務等。”
葉行嘉解說機器人伏羲,“它最色的並非動作執行,而是像人那樣思考,運算能力超過了人腦,甚至超過大型集成計算機。它擁有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智能模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