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與上司下屬保持適當距離(1 / 1)

第十章 與上司下屬保持適當距離

中層在公司中扮演著“夾心餅”的角色,中層是腰,聚元氣,疏通道,上對高層負責,下對基層執行,在企業中承擔著協調上下的使命。要做好中層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做好了是上司和下屬之間的橋梁,做不好的話則會“上討不了巧,下討不了好”。中層如何才能在上下級之間如魚得水、遊刃有餘呢?

有一個講人際關係的“刺蝟”法則:兩隻刺蝟,由於寒冷而擁抱在一起。可各自身上都長著刺,刺得對方睡不舒服。於是它們拉開一段距離,但又冷得受不了,於是又湊到一起。幾經折騰,兩隻刺蝟終於找到了一個合適的距離,既互相獲得對方的溫暖又不會被對方刺痛。這個法則用在中層和上下級之前的關係上也同樣適用。

著名人力資源曾舉辦一個有關“員工與上司關係”的專題調查顯示,當調查中問及中層“目前,你與上司和下屬之間存在的最大障礙是什麼?”許多受訪者異口同聲地認為是“溝通和信任”。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障礙呢?

有些中層在對待上司和下屬的時候距離感把握得不好,要麼界限分明,敬而遠之,要麼過於親密,這些做法都會導致自己原本的“協調”作用失衡,而阻礙了上下級關係的和諧發展。

孟學祥是研究生學曆,在某外企公司工作了十年。今年換了新老總,該老總非常賞識他,一下子把他提升為市場部經理。

這名老總是總公司新派下來的,因為剛來上海不久,人地兩生。為了跟老總搞好關係,孟學祥開始跟老總走得很近,每天一下班就拉著老總去消遣,老總想幹嗎他都主動陪著。最離譜的是孟學祥原先從不抽煙,但因為老總比較好這口,他就在最短的時間裏學會了抽煙。

孟學祥為了顯擺自己跟老總的關係,不時會告訴下屬和同僚一些諸如老總最近有什麼新情況、老總讓他辦了什麼私事之類的話題,而且每次都說得眉飛色舞。但是,好景不長,公司裏最近傳出來一個謠言,說老總喜歡上了一個上海本地的女孩子,最近在跟老婆談離婚。

本來,老總跟這位女孩子隻是普通朋友,而且除了孟學祥別人也不知道。所以當老板發現自己的隱私變成了一件全公司都知道的秘密之後,立刻就懷疑是孟學祥說出去的。從那以後,老總就對他“另眼相看”了,同事們看出他不被老板待見之後,也都慢慢疏遠了他。

又過了幾個月,孟學祥犯了一點小錯,結果老總在很多人麵前,把他批評得體無完膚,並宣布扣除他的年終獎金。他的同事們在看到這一幕之後,不但沒有一個人幫他說句話,反而在私下裏對他冷嘲熱諷。孟學祥實在難以忍受這種被大家孤立的氣氛,隻好辭職了。

中層領導雖然屬於領導層,但一定要謹記,自己仍然是有上級的,不可得意忘形。不論什麼時候,上司就是上司,即使你們的關係很不一般,也不意味著對他可以沒有敬畏。然而,有些中層卻往往因為和上司走得很近,就忽視了這一點,把上司當成了私人朋友,把私事和公事混淆,結果擺不好自己的位置,忘記了把握距離的重要性,最終影響了自己的前途。

在這一點上,中層們可以參考一下日本的企業。日本的企業往往具有明顯的森嚴等級製度,上下級之間必須各就各位,中層跟上司和下屬之間都刻意保持著距離。中層一定要注意把握距離,公事公辦,盡量避免跟上下級發生過於親密的私人交往。

另外,中層對於下屬也要保持好距離,這樣可以樹立權威形象。孔老夫子曾說過:“臨之以莊,則敬。”也就是說上司與下屬保持距離,不要太親近,留給下屬一個莊嚴的形象,下屬就會對其產生敬畏感、服從感。

希爾頓對他的任何員工都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架子,在平時的工作中,他總是和藹可親。他常常與員工們談天,就像一位長輩那樣,熱心地幫助員工解決困難,所以員工們與他的關係都很融洽。

雖然希爾頓跟下屬保持著良好的情感交往,但他不是盲目的“溫情脈脈”,而是很有距離感。在工餘時間私密的家庭生活中,他從不邀請管理人員到家做客,也從不接受他們的邀請。

希爾頓這種良好距離感的把握,使得員工們都認為他是一個特別合格的領導人,所以他的威望非常高。在他的企業裏,真正做到了令行禁止。

戴高樂有一個座右銘:“保持一定的距離!”如果沒有距離,一味跟下屬保持親近,那麼就會削弱自己的威信,難以在管理工作中保持公平和理性。一個中層管理者,既要保持與下屬的情感交往,又不能讓下屬沒有畏懼感和距離感。要做到“疏者密之,密者疏之”,把握好與下屬之間的黃金距離。

中層領導者隻有恰如其分地處理自己跟上下兩方麵的關係,才能發揮好“腰”的優勢,進而使自己無論在高層還是在基層都能保持一個比較超然的、公正的形象,同時被上下級認可。隻有這樣,中層管理者才能充分發揮一個優秀中層的協調功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