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 9.斤斤計較害處多(1 / 2)

第五部分 9.斤斤計較害處多

中國的大智者老子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這句話的意思是,正因為不與人相爭,所以遍天之下沒有人能與他相爭。但是古聖先賢的話所蘊涵的哲理,很多人卻不能明白,不懂得凡事斤斤計較,與人相爭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9.1君子無爭

有這樣兩家人:張姓和李姓。兩家人都屬於那種非常在意個人得失的人,誰都不願意吃虧。可偏偏就很湊巧,兩家的田地是連在一起的,所以常常發生口角,不是你占了我的田,就是我占了你的田。村子裏的人都被他們弄得煩透了,所以一開始還有人去勸架,到後來大家都裝作沒聽見,沒有人管了。有一天,張家去插秧,發現李家又把他們的田給占了,其實也就幾寸寬那麼一點兒而已,但張家就特別生氣,一邊破口大罵,一邊用鐵鍁往回鏟自己的田。李家的水稻是已經插上的,他們看見別人在自己的田上動手動腳,還損壞了一些禾苗,更是氣不打一處來,拿起農具就往這邊跑。到了這邊,一個叫停,一個繼續幹活。僵持了一會兒之後,李家的媳婦拿起農具就朝張家的兒子頭上砸去,頓時鮮血四濺;張家的媳婦看到自己的丈夫受了傷,也掄起鋤頭砸向李家的媳婦。就這樣,一個重傷,一個當場死亡,在承受失去親人的痛苦的同時,還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真是得不償失啊!其實幾寸寬的田地能生產多少水稻呢?就算讓給他又怎麼了?可這兩家人都太斤斤計較了,以至於賠了夫人又折兵,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聰明的人,懂得忍讓,懂得寬容別人的過錯,所以他的心胸是寬廣的;而迂腐的人,往往斤斤計較,凡事都要爭個高下,吃不得半點兒虧。這樣的人,到頭來害的還是他自己。

做人應該寬宏大量,不要斤斤計較,能忍則忍。此所謂讓三分心平氣和。你的忍讓可以讓別人改過自新,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爭吵,可以贏得別人的尊重,何樂而不為呢?

古代南宋有一個叫沈道虔的人,家有菜園,種有蘿卜。有一天,沈道虔從外麵回家,發現有一個人正在偷他家的蘿卜。他趕緊避開,等那人偷夠了走後才出來。又有一次,有人拔他屋後的竹筍,沈道虔便讓人去對拔竹筍的人說:“這筍留著,可以長成竹林。你不用拔它,我會送你更好的。”他讓人買了大筍去送那人,那人羞慚得沒有接受,沈道虔就讓人把大筍直接送到了那人家裏。沈道虔家貧,常帶著家中小孩去田裏拾麥穗。偶爾遇上其他拾麥穗的人相互搶麥穗,他就把自己拾到的全部給爭搶的人。爭搶的人非常慚愧。

9.2寬容別人也是善待自己

寬容是一種非凡的氣度,寬廣的胸懷,是對人對事的包容和接納。寬容是一種高貴的品質、崇高的境界,是精神的成熟、心靈的豐盈。一個人冒犯你或許會有某種值得同情的原因,要珍惜冒犯你的人身上的善心,這樣才能互相諒解,化解矛盾。

南非的曼德拉,因為領導反對白人種族隔離政策而入獄。白人統治者把他關在荒涼的大西洋小島——羅本島上27年。當時盡管曼德拉已經高齡,但是白人統治者依然像對待一般的年輕犯人一樣虐待他。

但是,當1991年曼德拉出獄當選總統以後,他在總統就職典禮上的一個舉動震驚了整個世界。

總統就職儀式開始了。曼德拉起身致辭歡迎他的來賓。他先介紹了來自世界各國的政要,然後他說,雖然他深感榮幸能接待這麼多尊貴的客人,但他最高興的是當初他被關在羅本島監獄時,看守他的三名前獄方人員也能到場。他邀請他們站起身,以便他能把他們介紹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