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6.苦難是金色的砝碼(2 / 2)

大學畢業後,我在滾滾紅塵中忙碌著,再也不知那個男孩日後的路是怎麼走的;但是,每當看見天上的滿月時,那一絲懸念,就勾起了他的聲音:“月亮在哪裏?”最近看的一本書,敘述一位盲乞丐的孩子的坎坷際遇。幾次掩卷,不忍竟讀,那個男孩在克服波濤洶湧的逆流時,內心是多麼的痛啊。

看不見別人的痛和失去,就容易忽略了要好好珍惜和感激自己所擁有的。而珍惜和感謝,總是不再擁有時,才懂得。那時的悔恨和罪惡感,就像一波波襲來的浪潮,將人卷進痛苦的深淵裏,人生有悔,因為很難在死後重來一遍,在那樣的無力和焦慮時,易生出攻擊心——責人責己,結果是更多的痛和失落。

人生順流時,要珍惜和感恩;逆流時,要勇敢前進,才能將那些先天或後天的缺憾都還諸天地。珍惜我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吧!

6.4相信自己,可以通過

在生活的激流中,你能否通過一次次的考驗?無論是生活的壓力,亦或是自然災害,或者突發事件,相信自己,可以通過。

1920年10月,一個漆黑的夜晚,在英國斯特蘭臘爾西岸的布裏斯托爾灣的洋麵上,發生了—起船隻相撞事件。一艘名叫“洛瓦號”的小汽船跟一艘比它大十多倍的客船相撞後沉沒了,104名搭乘者中有11名乘務員和14名旅客下落不明。

艾利森國際保險公司的督察官弗朗哥?馬金納從下沉的船身中被拋了出來,他在黑色的波浪中掙紮著。救生船這會兒為什麼還不來?他覺得自己已經氣息奄奄了。漸漸地,附近的呼救聲、哭喊聲低了下來,似乎所有的生命全被浪頭吞沒,死一般的沉寂在周圍擴散開去。就在這令人毛骨悚然的寂靜中,突然——完全出人意料,傳來了一陣優美的歌聲。那是一個女人的聲音,歌曲絲毫也沒有走調,而且不帶一點兒顫抖。那歌唱者簡直像麵對著客廳裏眾多的來賓在進行表演一樣。

馬金納靜下心來傾聽著,一會兒就聽得入了神。教堂裏的讚美詩從沒有這麼高雅;大聲樂家的獨唱也從沒有這般優美。寒冷、疲勞刹那間不知飛向了何處,他的心境完全複蘇了。他循著歌聲,朝那個方向遊去。

靠近一看,那兒浮著一根很大的圓木頭,可能是船下沉的時候漂出來的。幾個女人正抱住它,唱歌的人就在其中,她是個很年輕的姑娘。大浪劈頭蓋臉地打下來,她卻仍然鎮定自若地唱著。在等待救生船到來的時候,為了讓其他婦女不喪失力氣,為了使她們不致因寒冷和失神而放開那根圓木頭,她用自己的歌聲給她們增添著精神和力量。

就像馬金納借助姑娘的歌聲遊靠過去一樣,一艘小艇也以那優美的歌聲為導航,終於穿過黑暗駛了過來。於是,馬金納、那唱歌的姑娘和其餘的婦女都被救了上來。

麵對困境的時候,可以垂頭喪氣地哭泣或哀號;也可以把恐懼和煩惱暫時放在一邊,唱首動聽的歌,放鬆自己,也鼓舞別人。

6.5常懷一顆感恩的心

什麼人最幸福?就是要常懷一顆感恩之心的人。

有兩個行走在沙漠的商人,已行走多日,在他們口渴難忍的時候,碰見一個趕駱駝的老人,老人給了他們每人半瓷碗水。兩個人麵對同樣的半碗水,一個抱怨水太少,不足以消解他身體的饑渴,怨恨之下竟將半碗水潑掉了;另一個也知道這半碗水不能完全解除身體的饑渴,但他卻擁有一種發自心底的感恩,並且懷著這份感恩的心情,喝下了這半碗水。結果,前者因為拒絕這半碗水死在沙漠之中,後者因為喝了這半碗水,終於走出了沙漠。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對生活懷有一顆感恩之心的人,即使遇上再大的災難,也能熬過去。感恩者遇上禍,禍也能變成福;而那些常常抱怨生活的人,即使遇上了福,福也會變成禍。

一個常懷感恩之心生活的人,一定是個幸福的人。

對生活充滿感恩,友好地對待他人的人,他的人生必定會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