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諾曹又去上學了,他學習格外專心刻苦。但他貪玩的毛病還是改不掉。一天,一個叫蠟燭芯的同學帶著匹諾曹去了玩具國。
匹諾曹在玩具國不用上學讀書,就天天玩。有一天,他發現自己變成了驢子,後來被賣到了馬戲團。
有一次,在表演節目的時候,匹諾曹把腿摔斷了,老板要溺死他。他把匹諾曹沉到了水底,匹諾曹的驢耳朵、驢腿都被水裏的魚咬掉了。他又恢複了原樣,逃跑掉了。
匹諾曹在水裏拚命地遊著。忽然,一條巨大的鯊魚衝向了他,一下子把匹諾曹吸進了肚子裏。匹諾曹在鯊魚肚子裏走到了一個光亮的地方。
他突然看到了爸爸。原來,蓋比都駕船尋找匹諾曹,結果被鯊魚吞進了肚裏。他們利用大鯊魚打盹的機會逃了出來。
回家以後,匹諾曹的壞習慣全部改掉了。他還會利用課餘時間打工掙錢,買牛奶給爸爸喝。
一天早上,匹諾曹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了一個健康、活潑的男孩子。
故事悟語:
我們應該像匹諾曹學習,做一個孝順父母,知恩圖報的人。父母為我們付出了那麼多,我們要盡己所能報答他們。
唐寅學畫
唐寅,字伯虎,是明朝一位著名的大畫家。
在唐寅年少的時候,他的畫畫得不錯,富人家、豪人家常常請他作畫,唐寅慢慢地就驕傲起來了。他的母親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裏,她的心裏非常著急。
有一天,她語重心長地對唐寅說:“孩子啊,你學畫畫隻是剛剛起步,遠遠沒有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千萬不能驕傲與自滿呐。這樣吧,我想過了,當今畫師沈周離這邊並不太遠,你去拜他為師吧,學不好畫畫就不要回來見我。”
唐寅就來到了沈周的家裏,開始學習畫畫。在沈周的指點下,唐寅的畫技大有長進。有一天,小唐寅拿出自己的畫,又拿出了老師沈周的畫,對比了一下,發現兩者看起來已經不相上下了,不禁暗暗自喜。沈周看出了唐寅的心思,就叫自己的妻子準備一桌飯菜,好為唐寅餞行。
沈周吩咐妻子把飯菜擺在後花園東北角的一間小屋裏。這間小屋平時都是緊鎖著的,不讓任何人進來。唐寅一進到小屋裏,就好奇地東張西望。他看到屋子裏有四扇門,卻沒有一扇窗戶。他走到一扇門前,順著門格子向外望去,隻見門外花紅柳綠、山鳥飛翔。他被這裏的風景吸引到了,心想:這麼好的風景,老師平時都不讓我過來看,可能是怕我從這裏跑出去遊山逛水,無心學畫了。突然,唐寅腦中閃過一個念頭,他發現那三扇門都是沈周畫在牆壁上的!唐英馬上從興奮中醒悟過來,他轉身“撲通”一聲,跪在沈周麵前,說道:“老師,我不想回家了,讓我再跟您學三年畫吧!我保證,我再也不會在驕傲自滿了,一定虛心學習。”
從此以後,小唐寅專心致誌地跟老師學畫,再也不提回家的事情了。
就這樣,唐寅又跟著沈周學了三年的畫,終於學有所成。有一天,沈周把唐寅叫到麵前,
對他說:“唐寅呀,你已經四年沒有見到你娘了,快要過年了,趕緊回去看看她吧……”
故事悟語:
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我們每個人時刻都應該虛心學習,而不應該有一點成就,就沾沾自喜、不求上進了。
貓和夜鶯
一隻夜鶯被貓捉到了,貓剛剛伸出腳爪,可憐的夜鶯就嚇得縮成了一團。
貓並沒有打算吃掉夜鶯,而是趴在夜鶯的耳邊低聲說:“夜鶯,我親愛的小鳥,早就聽人們讚揚你的歌喉,說你天生一副好嗓子,又甜美又動人,誰聽了你的歌曲都會被深深地迷住。今天,我也想感受一下你動人的歌聲。其實,說到音樂,我也跟你一樣地喜愛。晚上我也是常常哼著催眠曲睡去呢!”
可憐的夜鶯還是很害怕,渾身抖得厲害,它在貓的腳爪下連氣也透不過來。貓耐著性子,繼續溫柔地說:“別害怕,我的朋友,不要誤會我的意思!我並不想吃掉你,我隻要你給我唱支歌。就是這麼簡單,我會放了你的,讓你繼續幸福地生活在樹林裏,給大家帶來動聽的歌聲。來吧,唱吧,哪怕唱一支好聽的小曲兒也行。”
但是夜鶯唱不出來,它實在是太害怕了,在巨大的惶恐中它隻能唧唧地哀嚎。
貓聽了這樣的聲音,就發出譏諷的笑聲,說:“你就用這種怪聲成為大家讚美的對象的?你那婉轉動聽的音調跑哪裏去了呢?就連我自己,都忍受不了你這樣的怪叫聲,看來,我是不用指望你能給我帶來什麼美妙的旋律了。還不如讓我把你放在嘴裏,看看你的肉的味道是不是要比你的歌喉更讓我喜歡一些。”說完,貓就把可憐的歌唱家一口給吞了。
故事悟語:
夜鶯在貓爪下是唱不出動聽的歌的,因為恐懼往往會讓人們喪失最起碼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