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問題來了。山羊校長還是先推了推鼻子上的眼鏡,接著指了指桌上的臉盆,又指了指天上的太陽,說道:“請你幫我把太陽裝到臉盆裏來,可以嗎?”小猴子向四周看了看,看到了金魚池,就有了辦法。他拿起臉盆從金魚池裏舀了一盆水,放到了桌上,說:“校長伯伯,你看,我把太陽裝在臉盆裏了。”山羊伯伯非常高興,頻頻讚賞小猴子聰明。他把小猴子緊緊抱在懷裏,撫摸著他的頭說:“小朋友,你真聰明,我正式收你入學了。”

故事悟語:

在孩子年級還比較小的時候,家長對其的教育是很重要的。隻有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那麼孩子將來的學習才能得心應手。

賣油翁

在北宋的時候,有一個人,他名叫陳堯谘。傳說中,他十分擅長射箭,在當時幾乎沒有第二個人能夠比得上他。就因為如此,他常常拿這點來向別人誇耀自己。有一次,他正在自己家裏的場地上射箭,他射出去的箭非常地準,因此,他自我感覺非常良好。這時,有個賣油的老頭兒路過,看到陳堯谘在射箭。他曾經聽聞這個人射箭技術超群,遠近聞名,就決定停下來親眼看看。於是,他就放下擔子,站在那裏,斜著眼睛觀看,一直都沒有離開。賣油的老頭兒看了以後,發現陳堯谘射出去的箭裏麵十支中有八九支都能射中靶子,準度非常地高。如果換了別人,肯定會重重唏噓讚美一番,然而,對於這點,老頭兒卻隻是微微地點了點頭,沒有說任何話,而且麵無表情。

陳堯谘看見了一直在旁觀看的賣油翁,他射完箭,便走過去問他:“你也懂得射箭嗎?難道我的射箭技術還不夠高明嗎?為什麼你看了以後沒有任何反應呢?”賣油的老頭兒說:“我雖然不懂射箭,但是我也看得出來,其實你沒有什麼,隻不過是手熟罷了。”一向驕傲的陳堯谘聽了老頭兒的話,十分生氣,說:“你怎麼敢瞧不起我射箭的技藝?!”老頭兒微微一笑,說:“這是憑我倒油的經驗悟出的道理。”老頭兒說完,就從旁邊的擔子裏取出一個葫蘆,放在地上,又拿出一枚銅錢蓋在葫蘆口上。接著,他用勺子舀了一勺油,慢慢地向葫蘆裏倒注。陳堯谘正納悶著這個賣油的老翁莫名其妙地在搞什麼名堂,定睛一看,隻見那油從銅錢孔中穿過進入了葫蘆,銅錢竟然一點都沒有濕。末了,老頭兒說:“我也沒有什麼,隻不過是手熟罷了。”陳堯谘笑了笑,再沒有說什麼,便揮揮手打發賣油翁走了。

故事悟語:

任何高超的技藝並不是神秘難學的,隻要肯刻苦練習,就能熟能生巧,掌握一門有難度的技藝。

狡猾的老鼠

古時候,在某一天夜晚,蘇子正坐著休息。突然,他聽見了有老鼠咬東西的聲音,他覺得很奇怪,但是他正在休息,所以他懶得去管它,他就拍了一下床板,果不其然響聲就停下來了。蘇子繼續坐著休息。沒過多久,響聲又出來了,蘇子覺得一定要找一下聲音的來源了。他就叫童子拿根蠟燭來照一下。童子拿著蠟燭到處照啊照啊,蘇子到處找呀找呀,他們終於發現在屋裏某個地方有一隻空的口袋,咬聲是從空口袋裏傳出來的。他們找到那個空口袋的時候,咬聲還正細細簌簌地從口袋裏麵傳出來。聽聲音就很像是老鼠在咬東西的響聲。

蘇子說:“哦,原來是這樣,看來這隻老鼠是被封閉了在了口袋裏,出不來了啊!它一定是在咬口袋,想把它咬碎,自己好逃出來。那我們就小心地把袋子打開來,不要讓它跑了。”

蘇子慢慢地打開袋子一看,裏麵空蕩蕩的好像什麼都沒有。蘇子覺得非常奇怪。他叫童子拿起蠟燭仔細照到袋子的底部,終於發現了東西,裏麵有一隻死了的老鼠。

童子驚訝地說:“奇怪了,剛才它明明還在咬東西,還發出了響聲,怎麼能那麼快說死就死了呢?真是活見鬼了!”

蘇子也覺得很不可思議,就讓童子把口袋翻過來,然後倒出來,突然一隻活的老鼠從口袋裏跳了出來,它剛一落地,就哧溜一下逃跑了。速度之快,哪怕是反應最敏捷、最快速的人也來不及伸出手來抓住它,更不用說蘇子跟童子了。老鼠逃掉以後,蘇子才反應過來,原來剛才那隻老鼠一直在袋中,它隻是在裏麵裝死,以此來迷惑蘇子及童子,讓他們誤以為它已經死了,這樣它才能逮到機會逃竄。

蘇子禁不住感歎道:“真是沒有想到啊,這隻老鼠竟然是如此地聰明和狡猾呢,連我們都被它騙了,哎。”

故事悟語:

麵對狡猾的敵人,我們不能被他們製造出來的假象所迷惑,而應該透過現象看本質,及時想辦法製服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