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羅王看到這幅情景,笑著說:“你這麼一毛不拔,怎麼可能做得了人呢?”
故事悟語:
那些私心太重、隻顧自己,不管他人,毫無助人為樂的精神的人,最終是不會獲得好下場的。
兩個和尚
很久很久以前,在四川一個偏遠的地區有兩個和尚,他們倆其中一個非常富有,而另一個卻很窮。
有一天,窮和尚突然產生了一個想法,他想到和尚們都夢寐以求的南海去朝拜佛祖。他就對富和尚說:“我想到南海去,你覺得可以嗎?”
富和尚聽了窮和尚的話,覺得非常不可思議,心想:窮和尚那麼窮,都沒有錢,也沒有其他有價值的東西,而南海卻那麼遠,與這裏相隔幾千裏遠,他要怎麼過去呢?這麼想著,他就奇怪地問道:“你想依靠什麼到那裏去呢?”
窮和尚明白富和尚的意思,就解釋道:“南海雖然很遠,但是到那裏去,其實並不需要依靠很多東西。我有一隻水瓶,一隻飯碗,有這兩樣東西就足夠了。”
富和尚聽了窮和尚的解釋,還是覺得難以置信。他對窮和尚說:“這麼多年來,我一直希望能買一條船,然後乘船去南海,但是到現在還沒有實現這個想法。你僅僅靠一隻水瓶、一隻飯碗,又怎麼去得成呢?”他覺得窮和尚肯定去不了南海。
一年以後,窮和尚從南海回來了。他遇到了富和尚,把自己去南海的經過告訴了富和尚。富和尚沒想到窮和尚真的去成南海了,而且現在已經平安回來了。富和尚聽了窮和尚的話,臉上現出了慚愧的神色,他羞愧地對富和尚說:“原來一直錯的人是我啊!我當初懷疑你去不了南海,沒想到你居然做到了。”窮和尚安慰富和尚道:“如果你想去的話,也一定能去的啊。”
從四川的偏遠地區到南海,相隔不知有幾千裏遠,富和尚擁有很多有利條件,卻沒有去成,而窮和尚僅僅依靠著一隻水瓶和一隻飯碗就去成了。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並不是能不能去、去不去得成的問題,而是正像窮和尚最後對富和尚說的那樣,是你想不想去、願不願意去的問題。
故事悟語:
任何事情,隻要願意去做、有心去做,那動動腦子、想想辦法,最後就一定能做成功的。
老漢疼驢
以前,有一個老漢,善於通過放債來獲得利益。因此,日複一日,年複一年,他積累了很多錢了,但是一直舍不得用。直到老漢年歲老了,別人看他走路很困難,就勸說他買下一頭驢來代步吧。老漢雖然舍不得花錢,但是覺得他們說得很有道理,就買下了。老漢把驢買來了,他心想:這頭驢可是花錢買來的,我一定要好好對它。所以,老漢特別疼愛這頭驢,生怕驢被累著、餓著。這頭驢自從被老漢買來後,就沒怎麼帶過人。一直過著養尊處優的日子。
有一天,天氣很熱,太陽火辣辣地烤著大地。老漢必須要出遠門討債,他迫不得已,彩帶上驢子一起出門了。路才走了一半,老漢就累得上氣不接下氣了,他沒辦法,就跨到了驢背上,想讓驢帶他走一段,自己先休息一會兒。結果才走了兩三裏地,驢子因為不習慣人騎,也累得拚命喘氣。老漢看驢這麼累,就心疼極了,馬上從驢背上跳下來,把驢背上的鞍子解下來,以減輕驢所承受的重量。自己則替它拿著鞍子。驢子以為主人這樣做,是讓它回去休息,馬上撒腿跑起來,按照原路往家裏跑。老漢見驢子跑了,趕緊招呼它,驢子隻顧往前拚命跑,根本不理老漢,老漢一直緊緊追趕也沒有追上。